06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乌里扬诺夫把贾元春带进屋里,来到书桌前,打开电脑,点开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面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最新的宇宙空间观测数据。贾元春深知这些数据是多么的珍贵,它们是美国科技界的最高机密。哪怕是在美国本国,很多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不一定能接触到这些数据。宁致远曾经在访问NASA时,和刘易斯谈过分享部分数据的打算,结果被刘易斯毫不客气地当场拒绝。这个事情,宁致远在各种场合起过好多次,引以为奇耻大辱,经常用来激励自己的学生发愤图强。乌里扬诺夫是怎么得到这些珍贵的数据的呢?

对贾元春的疑问,乌里扬诺夫毫不在意地解释道,这是物理学界一个古老而光荣的传统,物理学家互相分享自己的最新发现。

“刘易斯提供数据,我告诉他分析结果。就这么简单。”乌里扬诺夫满不在乎地。

“难道就不担心对方窃取自己的研究成果吗?”对这个闻所未闻的古老和光荣的传统,贾元春的内心充满了疑虑。

“嗯,也的确有人违背道德。你听过吧,原子弹的原理其实是海森堡最先发现的,他用暗语告诉了爱因斯坦。结果呢,爱因斯坦用这个原理帮助美国制造出了原子弹。他至少应该明,这是海森堡的研究成果。”乌里扬诺夫的神情严肃起来,很认真地。

贾元春乐了。他对这个传闻所未闻,而且,他无法想象,爱因斯坦对罗斯福总统“总统,这是希特勒的首席科学家设计的原子弹,我们也造一枚去轰炸德国吧。”要是真那样的话,罗斯福不让联邦调查局把爱因斯坦抓起来,也会认为他是个疯子。乌里扬诺夫这个老头真是天真得可爱。

“看这个。”乌里扬诺夫把数据输入进一个程序,指着一组数字,对贾元春道,“看,所有运算结果都一样,直到这里,到这天。一直以恒定速度变化,然后停止了,上一次是16年前。”

“这意味着什么?”贾元春茫然地问道。

“意味着那个事件又发生了,第二次发生了。宇宙质量又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乌里扬诺夫解释道。罢,他的情绪忽然变得低落下来,靠在椅背上,默不作声,陷入了沉思。

贾元春看着那个日期,正是他答辩的前几天。

那天晚上,贾元春美美地洗了一个热水澡,睡得很香。

第二天,乌里扬诺夫带着贾元春去了他们的学校。虽然乌里扬诺夫告诉贾元春,要有思想准备,可能会很失望。但是,雅库茨克联邦工学院的状况还是让贾元春感到惊骇。那里,除了一栋栋废弃的建筑物,完空无一人。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没有任何人。

乌里扬诺夫把皮卡车停在一块满是齐腰深枯草的空地上,贾元春猜想那里可能曾经是一个广场,他隐约还能看见隐没在杂草中的水池和喷泉。然后,乌里扬诺夫和贾元春就开始在没膝深的积雪和荒草中艰难地跋涉。他们走过的地方应该是原来的街道,因为杂草比周围矮一些。

乌里扬诺夫边走边介绍着四周的建筑,主楼、图书馆、体育馆、物理系大楼、第一实验楼、第二实验楼、数学系大楼、机械制造研究所、宿舍楼、食堂。总之,一个大学该有的建筑,这里都有。所有建筑的门窗无一例外没有一块玻璃,在漫长的岁月之中玻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凛冽的寒风吹过没有玻璃的门窗,发出尖利的“呜呜”声,给荒废的校园平添了几许凄凉。

“这所大学生不逢时。它建成之时,恰恰也是苏联解体的时候,而我也是那个时候来这里的。苏联解体了,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也先后停止了。萨哈罗夫跟我,‘阿廖沙,去大学吧!俄罗斯只能靠下一代年轻人了。’我们研究所很多人都去了各地的大学,我就到了这里。老头把我送走就自杀了。我来到这里后,最初几年大学没有招生。后来国家经济好转了,我们开始招收学生,没有人报考。我们就免试录取,还是没人来。老师们也开始陆续离开了,最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年轻人不愿意来这里,不止学校,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已经很少有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了。”乌里扬诺夫边走边向贾元春讲述雅库茨克联邦工学院的历史,语气中满是遗憾和无奈。

乌里扬诺夫和贾元春来到一栋大楼前,乌里扬诺夫用力推开大门。他们进到楼里,来到了二楼一间椭圆办公室门前。

“这是我的办公室,系主任办公室。”乌里扬诺夫着,用衣袖擦拭起了办公室门上的标牌,想让字迹显露出来。他很快就放弃了努力。在无情的岁月中,金属标牌已经彻底氧化了,此刻它是某种金属,还不如是金属的氧化物更准确。

“上次来时,大概是十年前吧!我没锁门,不然锁一定锈死了。那咱们可就进不去了。”着,乌里扬诺夫伸手去推门。事实证明,老头完是多虑了。门直接轰然而倒,一时之间尘土飞扬。办公室地面上不知积了多少年的灰尘,终于获得了一次狂欢的机会。

待到尘埃落定,他们走进了办公室。乌里扬诺夫从一个保险柜里面找出一摞证书和十几个印章。贾元春暗想,这个柜子竟然能保持完好无损,应该真是个奇迹。

乌里扬诺夫来到办公桌边,胡乱扫了扫灰尘,就坐了下来。他先填好一本学生证,很认真地问贾元春,“有照片吗?”

“没有。”贾元春摇了摇头。

“算了。”乌里扬诺夫。然后,他煞有介事地在学生证贴照片的位置打上了钢印,仿佛那里贴着照片一样。

“注册成功。欢迎贾元春同学!你是本校建校以来的第一名学生。”乌里扬诺夫把学生证递给贾元春。然后,他又拿起另一张证书,《毕业证书》。和国内的毕业证书不一样,这个证书不用贴照片。乌里扬诺夫很快就填好了证书。

乌里扬诺夫站起身,神情严肃,郑重其事地宣读证书的内容。“贾元春先生,你在本校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现准予毕业,授予博士学位。”

贾元春差点笑出声来。但看见乌里扬诺夫一脸庄重的表情,他马上收敛了笑容,立正站好,深深的鞠躬致意。“先生,谢谢!”

“雅库茨克联邦工学院终于有了她的第一名学生和第一名毕业生了。”乌里扬诺夫如释重负地道。

“阿廖沙,我可是一天课也没上啊!也没考试,就毕业了。”贾元春感到眼前的一幕有点滑稽,忍不住调侃。

“好,现在,跟我回去,上课。”乌里扬诺夫大声嚷道。

“我都毕业了,还要上课?”贾元春假装很认真地抗议。

“没毕业。三年以后毕业。”乌里扬诺夫狡黠地笑着,仿佛是做了一个很开心的恶作剧。

贾元春低头细看那张毕业证书,毕业日期一栏赫然填着三年以后的一天。

“难道毕业证还有预发的?”贾元春佯装恼怒,不满地抱怨道。

“我可不想再跑二百多公里,专门来给你开毕业证书。”乌里扬诺夫爽朗地大笑起来,贾元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两人的笑声在空旷的大楼里回响,给这栋废弃多年的建筑平添了几分生气。

返回的途中,他们绕了一个弯,去了一座很大的城市。

“这就是雅库茨克,曾经有二十万人,现在也基本上被废弃了。”乌里扬诺夫介绍着这座城市,语气里透着些许惋惜和伤感。

雅库茨克基本上没有人居住了。城市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建筑,主路还算完好,一些的街道也长满了荒草。高大的烟囱、巨大的体育场、漂亮的歌剧院、街头不时出现的残缺不的精美雕塑,雅库茨克仿佛是在向迟来的访客诉着自己昔日的繁华。

匈奴人、柔然人、素特人、蒙古人、肃慎人、女真人,这片寒冷的冻土,见证了太多的过客来了又走,只留下那些被称为文明遗迹的残破建筑。如今,俄罗斯人也要离开了,大自然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收回昔日的失地了。

皮卡车停在一座仓库门前,这是一家超市。一个六十多岁的管理员打开仓库大门,仓库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应有尽有。贾元春想,国内的超市也被称为仓买,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仓买。他们把柴油、面粉、黄油、冻肉、罐头,当然少不了成箱的伏特加,吃的用的装了满满一皮卡车。在这之后的三年时间,贾元春每个月都要开着皮卡车,来这里采购一次。

回到家里,乌里扬诺夫对贾元春吩咐,“家里的书和资料随便看,有什么问题随时问,各个房间和里面的用品随便用。”

贾元春笑道,“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宽松的校规了吧!”

“你们中国人不是有那样的传么。一个武林高手到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寻访世外高人,拜师学艺,学习绝世武功。这就是。”乌里扬诺夫颇为自得地。

贾元春暗想,乌里扬诺夫的这个比方还真是很恰当。***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