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零五回 因诗结怨 帝国选才

第一百零五回 因诗结怨 帝国选才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时间回到863年。

这年3月,皮才子出来旅游,从首都都长安,经洛阳,一直逛到许昌,心情非常不错,便在许昌城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当天,皮才子在旅馆思考人生时,突然听见不远处哭声震天。

原来,许昌的两千兵士在南诏攻陷交趾的战役中军覆没。消息传到许昌城,兵士家属悲痛万分,放声大哭,十分凄惨。

皮才子了解到情况后十分激动,当即就写下《三羞诗》,共三首。后世评论家认为,这三首诗笔锋犀利练达,直陈所见所感,对黑暗的社会现状作了真实的揭露。

第二首《忧赋》比较知名,写的是时事政治,南诏攻陷交趾的外交战事: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

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

诗中“懦者斗即退”的句子是特指一件事,讽刺唐朝一个重要将领。

当年,南诏攻击南宁,时贵为岭南西道节度使的便是郑愚。

老郑当时的表现简直就是渣渣,毫无气节骨气,见到南诏来势汹汹,竟然上奏称,“我是文官出身,没有军事才能,请派武官接替。”

这事在上层官僚系统也传得沸沸扬扬,皮才子交游广阔,对这些政治上的内幕消息也略知一二。

皮日休大笔一挥就开骂,将郑愚所奏中自称“儒者”直接改为“懦者”,讽刺老郑懦弱。

本来,讽刺就讽刺了,当时此诗皮才子也没署名,老郑虽有所耳闻也没掌握是谁在骂他。

写完大作后,皮日休也没多想,反正年轻有的是本钱,该咋活还咋活。

三年后,皮才子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考得一塌糊涂,连个名次都没捞到。回去后,皮才子就专心编他的文集《文薮》,这时本来是无主的《忧赋》就被编入其中,正式在作者栏上填上了皮日休的大名。

《文薮》出来后也引起了不少轰动,文人和上层官僚广为熟知和传播,也因此郑愚在广西的“软骨病”成了大家饭后的谈资,日久竟沦为笑柄,成了老郑为官生涯的巨大污点。

老郑的心情那一个叫坏啊,这个割千刀的“皮日休”就深深地印在他心里。

后来,老郑在交趾的事最终被平反

整个事件的真相是:当年,安南蔡袭告急,唐廷令郑愚去救。正当,郑愚准备带着唐廷给他配的荆南、湖南西道和桂管的兵士赶往安南时。

唐廷却又下命令,要求老郑在做好救援的同时,还要做好自己防区的防守。因为情报显示,南诏似乎有意要攻击岭南西道。郑愚只好按要求分兵。

可是,被派去救援的士兵却抗命,不救安南蔡袭。在没得到援军的情况下,蔡袭以身殉国,安南陷落。随后,唐廷就以此事责怪老郑。

因此才有老郑那番,”儒臣无将略之才,请以武将代任”的言论。有了这些前提条件,这话其实是含有点赌气成分,要朝廷另请高明的意思。

当然,事件的责任不在老郑,况且老郑还确保了自己防区不受侵害,确实属于无过还有功的类型。

真相大白后,唐廷就给老郑升了个大官,唐廷的礼部侍郎,特别赐予主持进士考试的权力。

老郑意气风发,立马介入到帝国选才的大事中。

当他拿着一份本届考生的名单时,一个人名突然映入眼帘,使他头皮发麻,血脉喷张,那人便是皮日休,本年是第二次进京考试。

要换成别人,那是想都不用想,大笔一挥立马就把这割千刀的先刷下来再。

不过,老郑这素质和涵养都异于常人,安定下来后,一丝诡笑从他脸上掠过。***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