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零四回 独眼高才 一次会面

第一百零四回 独眼高才 一次会面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皮日休,湖北天门人,出身寒微,早年学习经历不详。

黄巢没文化,也比较介意别人知道他没文化,于是热衷折腾文人。一来表现自己重视文化;二来自己也让文化开开光,粘点文气。

人,缺什么就要折腾什么,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

在福建的时候,黄巢就大张旗鼓放过了后来贵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黄璞;

在庐州又因文人长官郑綮,放过庐州城,传为佳话。

总体上,黄巢这“热爱文人”的路线走得还算可以,除了有一些像周朴这样的二愣子文人弄得他牙痒痒外。

任命皮日休决定也自然是沿袭这一贯的政策。

更何况,还有人告诉黄巢,皮日休这子的言论跳脱,有反唐的迹象,可以争取过来。

在唐末,皮日休实在名头太响,花多些水介绍下。

866年,32岁的皮日休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当时,他被州官推荐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在西安城东南的永崇里才住上十来天,他的文名便传遍了长安。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一出名,表面见到的都是笑脸,背后不服气的,妒忌的,不屑的,故意的,受威胁的,见不得人好的都磨刀霍霍。

果然,如意料一样,没有得到有效引荐的皮日休,进士落第,灰溜溜地离开京城。

吃了年轻,不稳重的亏后,皮先生并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反而认为自己是被遮住光芒的金子,于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冤屈模样,通过写诗发牢骚。

但凡文豪这都是标配。

在《秋夜有怀》中,皮写道:“如何欲佐主,功名未成立”。

在《虎丘寺殿前有古杉》,又豪气冲天道:“他年如入用,直构太平基”。

意思自己一身本领,如果被用,必定能做出卓越贡献。

其实,读书和工作是两回事,书读得好,并不代表工作就优秀。

发了一阵牢骚后,皮日休觉得原来自己并不在宇宙中心,也没多人理会他,心里就更不爽。

于是,皮日休退居寿州,自编诗文集《皮子文薮》,作品收其文200篇,诗1卷,获得现代好评。

按照评论家的法,其中不少作品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称他为“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更是称他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文人就是会话,把“对社会不满”包装的得美美的,毫无ps痕迹。

867年,皮日休又参加了进士考试,并把这些“对社会不满”的作品集向有关人士投赠。

这一回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郑愚。

据,郑主官极为欣赏皮日休的诗文,还没有发榜时,他就派人把皮请到自己府衙里坐谈,随后就发生了史上著名的“八斗才高独眼龙”的事件。

当日相见,郑愚原以为皮的诗文如此出众,人也应该是眉清目秀的。

一见之下,却大失所望,皮日休左眼角下塌,远远看去,就像仅有一只眼睛。也因此,民间昵称他为“独眼龙”

见此情景,郑愚就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道:“您的才学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您仅有一只眼睛,那真是太可惜了呀!”

皮日休一贯情商极低,对郑的玩笑很是反感,当即便反唇相讥道:“侍郎大人可千万不能因为我这一只眼睛,而使您原本长有两只眼睛的人也丧失了眼力啊!”

郑愚这人本来跟皮日休就是一路货色,喜欢讥刺的人。这么一来,注定了这场火星撞了地球的不平凡。

据,这话刺痛了郑的自尊心。

当年科考,老郑就利用自己作为主考的权力,把皮日休从较高的位置拉到了最后一名。

然而,这个事情并非如上所述那么简单,其中是很有内幕的,皮日休和郑愚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