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二十六回 铮铮铁骨 心正笔正

第二十六回 铮铮铁骨 心正笔正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柳公权之“诤”其实由来已久。

当年,穆宗向他讨教书法巧妙时,他就回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

一语双关,意思,写字要用心,只要心中端正,下笔就是好字。另一层是以书法之名劝谏穆宗要专于政事,勿游宴玩乐。

史称,穆宗脸色大变。穆宗还算一个好领导,除了在心里骂柳公权死呆子外,并没发怒找茬。

不过,后来,穆宗一直没有给他升职,不知是故意打压,还是出于保护。

毕竟,刚则易折。

文宗中期,柳公权的仕途也开始有起色。

838年,柳公权经调转任工部侍郎,工作还处于试用期。

文宗李昂又突然召他,问他:“外边有什么议论?”估计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想听诸如英明神武之类的赞扬。

那知,柳公权却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拿“宫闱秘闻”来事。

柳公权回答:“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好,有的不好。”

文宗没弄明白柳公权要什么,就:“郭旼是开国元勋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郭皇后的叔父,在职也是兢兢业业,没有犯错。从金吾大将升任的邠宁节度使,还有什么可以议论的?”

柳公权答道:“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

文宗辩解:“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皇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意思,这俩妞,老子压根没碰过。

柳公权却还不依不饶,继续:“常言,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

随后,他举出以前一些“宫闱秘闻”来明利害,将老领导彻底涮了一把。

文宗李昂扛不住,当日就派人将郭旼的两个女儿送回家,估计是搞了人家女儿,心里有鬼。

书法好,品德高,有正气,三者完美结合,柳公权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不孝”,上升到道德层面。

柳公权名声还传到海外,外国人来唐国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民间社会就有柳书“一字百金”之。

这么下来,柳公权是相当有钱,但是他老人家却专心于书法艺术,没有精力管理家务。家财大都被主管财物的奴仆海鸥、龙安等人偷去。

两家家奴东窗事发后,柳爷也满不在乎,只是将珍爱的笔砚图书、典籍等锁好秘藏就算了事,确是人间极品。

841年,文宗过世,武宗李炎即位。

此时,柳公权第二件传世作品,被誉为柳体顶峰之作的《玄秘塔碑》问世。

这年6月,唐朝高僧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

武宗李炎赐谥号“大达”法师,为将他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命人树碑颂功德。

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稿,当世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碑额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碑正文楷书28行,满行54字,总1302字。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历经千年,清晰完好。

武宗李炎是个不好伺候的主,不时拿已经六十多岁的柳大书法家来逗。

一天,突然将柳公权召来,指着一个宫女,对柳公权:“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完,就把御案上的几十张纸递给他。

柳公权充分发挥才能,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武宗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宫女上前向他拜谢,这事才算完。

虽然被武宗玩得团团转,但柳公权却迎来了政治生涯盛期,经屡次升迁任“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又任为左常侍、国子祭酒”,最终任“工部尚书”,即工程部部长,级别也从九品上升到一品。

职场上的柳公权为人处事风格品与峻峭的书法相表里,字如其人,人亦如其字。

后世,楷书有“颜筋柳骨”之,一是他们二人书法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另一也是赞赏实现中两位大书法家的高尚人品。

颜真卿浑厚坚韧,正大方严。柳公权棱角分明,刚正不阿。

两两映辉,汉字之瑰宝。***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