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大隋主沉浮 > 第185章:士族贵族联合逼宫

第185章:士族贵族联合逼宫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本王认为圣贤之言、圣贤之书只是承载圣贤之意的媒介,王博士以为如何?”杨集沉默半晌,目光看向了一派儒雅气度的王隆,此人是未来大儒王通之父,本身也是大名鼎鼎的名儒,但是再出名、再厉害的大儒,也做不到一心为公,在根本利益上,他们始终偏向自家、始终做不到“有教无类”。

实际上寒门庶士要求的并不多,只要士族们不那么贪婪,稍微有一点公德心、稍微敞开一条门缝,已是天下之幸了;可是这些所谓的大儒、所谓的士族,连条门缝都不愿让给寒门庶士,这就相当过分了。

“然也。”这是文人的共识,王隆也不怕中杨集的诡计。

杨集点了点头,又说道:“请王博士告诉本王:是‘圣贤之言、圣贤之书’重要,还是圣贤之意重要?圣贤之意又是什么?圣贤之意又该以何为准?”

“自然是圣贤之意重要。但我等饱读之士,总比平民百姓强吧?”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王隆,却答不上第二个问题了,别说是他了,便是蔡邕、卢植、郑玄等经学大师复生,恐怕也不敢说自己表达的内容,便是圣贤之意。

“王博士欲与平民百姓试比高,这等志向,本王自愧不如啊。”杨集看着王隆,揶揄的说道。

缓过气来的崔仲方看向杨集,沉声道:“王博士在表达上是有错漏,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道理没错。若是让平民百姓妄自揣度圣贤之意,难免会错漏百出,若是这般一代代的传下去,岂非南辕北辙、越走越偏?”

“崔侍郎所言又错了!”杨集笑道:“你这说法,才是真正的曲解了圣贤之意。”

“哦?”崔仲方顿时气乐了,拱手行礼道:“请卫王坦言告之,老夫在此洗耳恭听。”

杨集还了一礼,说道:“‘洗耳恭听’实不敢当!只不过今天饱学之士众多,咱们不妨探讨一二,或许能够找出正确的道路,为天下文人正圣贤之意作出一点点贡献,这对谁都有好处。崔侍郎以为如何?”

“请讲!”崔仲方面色稍缓。

杨集说道:“崔侍郎,请问先贤为何要著书立言?”

“自然是教化世人,然这教化也并非盲教。故而孟子曰‘尽信书,则不知无书’”崔仲方沉声道。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要求学子们在读书的同时,不能人云亦云,即便是再怎么尊崇“《尚书》”,也要勇于提出怀疑的意见。可以说,孟子这个主张是极好、极英明的思想主张,也是古今中外尽皆推崇和追求的至高境界。

然而纸张昂贵、雕版不易,导致书籍的价格骇人听闻,等闲人家顶多求爷爷告奶奶的借来一两本抄抄。这便导致了书籍稀少、传播受限,进而使普通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狭窄,普通人连书都没有看过、读过几本,岂能体会得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等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世家门阀在标榜“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等高尚情操之余,却始终牢牢控制着书籍的流通,进而控制知识传播、始终控制官场。

如是一来,也导致“有教无类”的宏愿成为空谈,导致达不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个境界的寒门庶士,始终被排斥、讽刺、始终进不了权力的圈子。

“崔侍郎此言,本王不敢苟同。本王认为先贤著书立言,并非是教化,而是后人开路。”杨集说道:“这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拿《论语》来说,其实是先贤对于人生感悟,同时也在期望世人达到那种高度,文字虽然通俗易懂,但承载的道理却博大精深,要是以求学之心去学,我们一辈子都没有达到先贤之高度。究其原因,其实也很浅显,因为那是先贤要走的路,而不是我们等闲之辈的路。本王认为时代不同、天下不同、时势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同,如果我们继续以几百年前的圣贤之意来解决当前问题,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缘木求鱼何异?”

“照卫王这么说,那圣贤之言、圣贤之书、圣贤之意,不是通通无用了吗?”薛道衡也忍不住皱眉的问道。

“并非无用!先贤之意,可以辅助我等少走弯路、更快的看清问题、解决问题。先贤之学、先贤之意是在险峻的求学路上凿开一条坦途,辅助后人轻松的登上一个巅峰,而我们的使命是继往开来,在先贤的开辟出来的基础之上,为我们的后人开路。如此方能使子子孙孙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杨集向薛道衡拱手一礼,继续说道:“然天地之间有许多先贤也无法解答的现象,如果我们遇到问题就寻找先贤之言、先贤之意,这于我辈而言,不过是再走一次先贤之路、终其一生都没有达到先贤境界,对后人更没有半点贡献。”

“秦汉至今的饱学之士,自小就学习先辈之学问。先辈批注的义疏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和灵魂之中,致使大家始终脱离不了先辈影子。而摆脱不了先辈的思想牢笼,就不能开创一门举世瞩目的学说,这也是先秦之后再无圣贤的关键所在。与诸位相比,老百姓没有受过先辈思想的封锁,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他们反而更容易走出新道路。”

杨集一转身,向杨坚拱手道:“这些书籍的推广,虽会衍生大批糟粕之作,但定然有很多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精华,而这些精华,恰好是饱学之士著书立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故而臣以为在百姓理解先贤之学方面,朝廷只需善加引导即可,而非简单粗暴的遏制、扼杀。”

“卫王所言甚是!”吏部尚书牛弘叹了一口气,站出来说道:“老夫一生钻研经学,世人皆尊老夫为经学大师,然而越是精研,越能感觉先贤之学与当下世态颇有出入,老夫一直以为是自身所学未精,今天卫王一番话却令老夫豁然开朗。方知并非是先贤之学不对,也非老夫悟性不足,实乃时势、时事不同以往了。以几百年前之学来治理当今之世、解决当今之惑,自然是谬以千里了。”

说完,牛弘向杨坚抱拳一礼:“圣人,臣以为卫王所言有理,朝廷是该疏导民间书籍、也该顺势印制精准书籍,若是凶残镇压,我朝必将落下酷似焚书坑儒的千古恶名。”

“老臣亦附议!”杨素对着杨坚拱手笑道:“原以为卫王专精兵事,擅长赋诗作文,今日方知卫王在学问之上,也有我等未有之眼光。老臣佩服万分。”

崔仲方、郑善愿、王隆等人面色变得十分难看,牛弘也就了,他不仅与杨坚、杨广交厚,而且更是维护皇权的帝党,此时为杨集说话也不难理解,但杨素站队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杨素虽是用兵宗师,而非大儒,不过他却是一个精通百家的全才,在士林中的声望并不低,他身后还有大批生人自命清高、桀骜不驯的诗人,这些人在政事上是没什么建树,但是他们在士林之中影响力极高,若是都跳出来支持杨集,日后他们就算反应过来,也无力扭改局势。

郑善愿有些不忿的向杨集说道:“卫王,照你这么来说,岂不是说明贩夫走卒也能和我们争辩?如此我等尊严何在?”

“本王之前说过‘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孔圣人也在推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推崇‘不耻下问’,怎么到你这就不行了呢?”

杨集气极而笑:“难道就因为怕别人超越你,便要以暴力方式将之镇压?你这种思想与焚书坑儒之举有何区别?朝廷真若逆大势而禁书,岂非令圣人和满朝公卿担上阻碍时代进步的千古恶名?岂非令子孙以我等为耻?你于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后世子孙?”

从来只有说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杨集“如何面对后世子孙”之说,大家还是第一次听到,然而好像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能在此处议政的满朝公卿,皆是大隋最杰出之人,何惧他人超越?而满朝公卿的子弟,自小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何惧平民子弟?要是子弟们还争不过平民子弟,那么满朝公卿不能指望这种子弟兴旺家族、朝廷也不能指望这种人能够好好的治理天下。”

杨集继续向郑善愿说道:“莘达公(郑译)‘生于忧患’,在忧患中学到了一身才学,而你们众多兄弟‘生于安乐’之中,却没有一人达到莘达公的高度。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若是没有面对竞争、面对忧患的勇气,会一代不如一代,最终会走向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路。所以本王建议郑博士:你与其在这里担心书籍流通、与其在这里怂恿朝廷干出禁书焚书这种恶行,还不如想着如何教好自家子弟。”

郑善愿无言以对,只好无奈退下。

杨集向杨坚一礼,躬身道:“圣人臣以为活字印刷术、油墨、书籍的出现,对于世家子弟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只是一种压力而已,促使他们在危机中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于家于国都有用的栋梁之才,这种竞争精神如果代代相传,国、家才能一代强过一代、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面临这种席卷天下的大势,朝廷要做的,顶多只是扶正而非压制。”

“卫王所言甚善。”杨坚点了点头,向诸臣说道:“朕也不愿留下千古骂名,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崔仲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扭头对张瑾使了一个眼色。

张瑾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出列道:“圣人,臣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臣担心百姓有了学问,就会不加收敛。近日各州各县频频传来小股贼寇集中作乱的消息,若长此以往,不加镇压,臣担心我大隋天下再生波折。”

杨坚闻言,心头顿时剧烈狂跳,头颅也开始剧烈的疼痛起来。

张瑾所说的小股贼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如果真有,他怎么可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完全就是张瑾眼见到山东士族辩不过杨集,索性图穷匕见,直接对他进行赤/裸/裸的威胁。

但他言下之意十分明显,如果朝廷不禁书的话,那么“小股贼寇”就会集中、就会出现在各州各县。

7017k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