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威廉·史密斯和约翰·帕克斯顿准将走后,总统对戈尔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是,总统先生。”罢,戈尔转身出去了。片刻之后,战略情报处处长保罗·威尔逊走了进来。

保罗·威尔逊身材修长挺拔,长了一张好莱坞明星一般英俊的脸。按这样的外貌条件是不适合做情报工作的。俊男靓女总是引人注目的,人们难免会多看他们几眼。这样的话,他们就更容易被记住和被认出,这对一名间谍或特工简直就是灾难。然而,保罗却总能把自己隐藏得非常好。即使是很多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以直觉见长的女性同行,也只能泛泛地,“他有一双迷人的蓝眼睛”,而实际上保罗的眼睛是灰色的。当然,保罗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时刻提醒自己,躲在人们视线之外的地方。据,世界各国的间谍或反间谍机构几乎都知道保罗的大名,但从未有人见过一张清晰一点的保罗的正面照片。

总统已经点上了一支雪茄吸着,会议室里弥漫着浓厚的烟雾。看见保罗进来,总统没有起身,也没有多余的寒暄,他轻轻喷出一烟雾,直截了当地问道,“办得怎么样了?”保罗算是自己人了,总统不需要和他讲究那些虚礼。

“发现虫洞的研究机构有四个,包括我们的一所大学、一个实验室,欧洲的一个实验室和中国的一个研究机构;涉及人员一共七人,我国有三人,欧洲两人,中国和俄罗斯各一人。对我们计划征召的研究人员,我们打算采取伪造死亡的方式,把他们先保护起来。然后,再通过秘密渠道部送往51区基地。具体的方案是,我们自己的三个人,两个是同一所大学的同事,我们计划伪装成交通事故;一个年龄比较大的,直接对外宣布去世;欧洲的两个人,伪装成溺水或滑雪时发生的意外事故。”保罗也没有多一句客套话,就简单明了地向总统汇报了自己的工作进展。

“很好。”总统对保罗的工作很满意。他又吸了一大雪茄,缓缓地吐出一团烟雾。总统透过缥缈的烟雾望着保罗,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的情况调查的怎么样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俄罗斯人名叫阿列克谢·乌里扬诺夫,是雅库茨克联邦工学院的教授,那里早已废弃了,没有人了。他现在隐藏在西伯利亚,大约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位律师到他家里去过一次,我们已经找到那个律师了。不过,那里路很远,他不确定还能不能找到。还好,俄罗斯人只能算是一个知情人。中国人叫贾元春,我亲自去解决。但是,您知道,在中国,事情会比较麻烦。”保罗的确是一名出色的情报人员,他领导的情报网络也非常富有效率。在短短的十来个时的时间里,他几乎得到了一切必要的情报,甚至连神秘的乌里扬诺夫的情况也了解得一清二楚。这着实令人恐怖。

“那么,对这个贾元春,你打算怎么做?”显然,总统更关心贾元春,对保罗计划的细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认为,中国的学术研究部门对贾元春的发现不会太重视,他们不重视基础研究。而且,他们对本国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获得的类似发现总是持比较审慎的态度。或者,他们没有自信。”保罗胸有成竹地分析道。在他的印象中,中国人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这在他看来,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好了,你的具体计划吧。”总统可没有耐心听保罗长篇大论。他不耐烦地打断了保罗的分析。

保罗赶忙收住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精彩分析,正了正身姿,向总统汇报起自己的具体计划。“我的具体计划是,先利用新闻媒体散布负面新闻,打击贾元春,比如指责他违背学术道德,学术造假,这个在中国比较敏感,那是一个非常讲究诚信的国家。我们要把他搞臭,搞得身败名裂。然后,由一家大公司出面,或者由一个基金会出面,把他招揽过来。到了我们这里,按对待我们自己人的办法来。当然,万一他不肯和我们合作,或者对方和我们争夺他,我会采取断然措施的。为了保证整个计划顺利实施,我将调动我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部力量。行动时,我会在第一线指挥,并亲自执行最关键的任务。”

“好,可以。”总统神情专注地听着,觉得保罗的计划可行,点着头表示同意。片刻,他又补充,“俄罗斯人也要继续找,必须找到。”

“是,总统。”保罗信心十足地答道。

总统吸了一大雪茄,又吐出一团浓厚的烟雾,缓缓道,“还有,让你的手下搞点乱子出来,造点气氛,要像一点。”这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失业率升高,抗议、示威、骚乱此伏彼起,已经把总统搞得焦头烂额了。总统暗想,不妨利用这个事件转移一下公众视线,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这样想着,总统脸上不由得露出了若隐若现的阴险笑容。

保罗会心一笑,又马上收敛了笑容,正色答道,“是,总统。”

“好了,去吧。”总统没有注意到保罗的神情变化,他挥挥手,让保罗离开了战情室。

正所谓,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经过一番密室之中的密谋策划,预谋的天下大乱就要如期而至了。

人们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模样。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各国物理学家。他们对贾元春的发现感到无比震惊,立即分成了支持和反对两个阵营,开始了论战。

俄罗斯的彼得·**夫院士表示坚决支持贾元春和乌里扬诺夫,他对记者,“毫无疑问,每个黑洞内部都有一个宇宙。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栖身于一个黑洞内,而这个黑洞本身又是一个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尼克蒂姆·波普拉维斯基早就预言过,从微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黑洞其实是宇宙间的通道,是一种虫洞。从理论上讲,虫洞是连结白洞和黑洞的多维空间隧道,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而贾元春博士的发现,恰好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我认为,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发现之一。”

法国的让-皮埃尔·奥利奥拉、德国的约翰内斯阿登纳等保守学派的代表人物则对贾元春的发现提出质疑,他们和二十三位物理学家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对贾元春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理论依据提出面质疑。“贾博士,必须公布更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细节,供第三方机构做面分析;在至少有一名其他研究机构人员在场的情况下重做实验,或由其他实验室按照贾博士的方法重做实验,获得的结果才是可信的;而且,即便实验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我们也不能同意贾博士和乌里扬诺夫先生的结论,因为我们认为推导产生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错误的。”

威廉·史密斯也接受了国有线新闻网著名的美女主播海伦的专访。

“正如世人所见,与历史上任何一次物理学重大事件一样,科学家们正在展开公开坦率的争论。在物理学领域,或者科学领域,重大的进步和突破真的有赖于这种争论。我确信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时刻,有幸见证这个伟大事件,我真的是非常幸运。”威廉·史密斯洋洋得意地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其实,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您的真好,感谢您接受采访。”美女主播海伦搔首弄姿,挤出一个甜甜的微笑,感谢威廉·史密斯接受采访。

“那么,海伦姐,再见吧!”威廉·史密斯松了气,他真怕海伦没完没了地问这问那,追问个不停。临别,威廉·史密斯还不忘拉着海伦的手,奉承讨好这位美女。“哦,海伦姐,你的眼睛可真迷人。”

“是吗?好多人都这么。”海伦浪笑着,抛给威廉·史密斯一个媚眼。海伦转向摄像机镜头,装腔作势地,“以上就是本台记者对当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威廉·史密斯先生的专访。正如史密斯先生所指出的,贾元春博士的所谓发现,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关这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本台将继续做跟进报道。我是海伦,感谢您收看本次专访!欢迎关注国有线新闻网的其他节目。”

“嘿,瞧他的都是什么呀?这个老狐狸!”在白宫的豪华办公室里,总统也在收看海伦对威廉·史密斯的专访。他恼怒地关上了电视,威廉·史密斯模棱两可的态度令总统非常失望。

其实,对贾元春的新发现,物理学家之间出现分歧,倒真是很正常的。可以,几乎每个物理学的发现,都会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新闻媒体一般很少关注这些发现和它们引起的争议,普通老百姓就更不会关心这些了。然而,这次的情况似乎与以往不同。几乎是与学术界的争论同步,各色新闻媒体立即对贾元春的新发现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它们拼命挖掘猛料,马上开足马力开始了炒作。

最初的新闻报道是铺天盖地的恐吓民众的内容,新闻媒体一边倒地报道物理学新发现,宣扬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是炒作热点新闻必需的技巧,发表耸人听闻的报道本身就可以吸引眼球,同时也为下一轮进一步跟进报道做足了铺垫。

《中国科学家预言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真的来了》、《宇宙即将毁灭》等耸人听闻的报道占据了世界主要报纸的头版。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采访学术界、宗教界持末日论主张的知名人士的节目,各类反映世界末日的专题纪录片被反复播出。

描绘世界末日的图书被迅速编辑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以世界末日为主题的电影、流行歌曲被匆忙创作出来,立即在票房和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