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三国凨 > 第69章 公孙度自立辽东侯

第69章 公孙度自立辽东侯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东北虎,辽东公孙度。

“辽东,公孙度”没错,正是这个远离中原的辽东公孙度。

“据我所知,公孙度,脚步很快,已经基本盘踞辽东。”唐凨语气提到了两分,颇为为重视的说道“我先来说一说,我们下一个主要的对手,东北虎公孙度”

众人再次把目光投到地图上面的东北角,这个地方呈不规则长弯形,比东武不知大了多少倍。

“大汉北方,有两个姓公孙的人,被称为“二公孙”,即公孙瓒和公孙度。公孙瓒大家都知道,他也算的上是一方雄主,手下白马义从战力很强,但是在我看来,公孙度比他要聪明,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唐凨心里明白,公孙度及其子孙割据辽东的时间,那是让公孙瓒望尘莫及,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在今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公孙氏将辽东变成了他家的后花园。

“主公,如此说,这个公孙度是何来历”陈到认真的提问。

“公孙度,今年四十有一,现在正处于中壮年,他字升济,是辽东襄平人;有二子,公孙康和公孙恭;他少时随父迁居玄菟郡,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这其中有一段出奇的事”唐凨略微一笑,看着众人,停了下来。

“主公,公孙度是发生了什么有趣是事情”典韦憨然一笑。

唐凨看了下典韦笑了笑,饶有兴趣的开始讲起公孙度的故事。

我们知道很多人想当官却当不了,而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那是主动避官不当,可见非常有来头。由于是贵族出身,所以公孙度也很早就在郡中当了小官。

说起公孙度的那一件奇事。

那就是公孙度在小的时候不叫公孙度,而是叫公孙豹。

而当时玄菟郡的最高长官玄菟太守公孙琙也有个儿子,名字也叫公孙豹,但是很不幸,公孙琙的儿子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死了。

更巧的是,公孙度不仅与太守的儿子重名,还跟太守的儿子同年。天下当真巧事多!居然就这样发生在了公孙度身上。

这下就简单了,公孙琙一见到公孙度,就想到自己早死的儿子,于是对公孙度非常好,不仅资助他读书,还给他娶了老婆,一句话,那是对公孙度比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有了一郡太守的提携,公孙度自己也很争气,于是在20岁的时候,居然就做到了尚书郎的官职,成功进入了洛阳官场。

不仅如此,在公孙度当尚书郎的第二年,即早在公元170年,公孙度就已经当上了冀州刺史。

大家想想,公孙度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这自然与公孙域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其才能也不是低下的,相反却是个狠角色。

“狠角色,主公,公孙度是如何个狠角色”唐山兴趣更加来了。其他人也更加聚精会神,连徐荣也一副很想知道的神情,徐荣知道主公厉害,对于主公知道的比他多也不奇怪。唐凨笑了笑,让大家更加了解公孙度,才能更好的对付他。

公孙度在冀州刺史的位子上,我也不知道他干了多长时间,后来因为谣言被免官,父亲也已经去世,而和他有关系的人物多半已经不在,家里逐渐没落,这人一旦失去了权势,就会遭人轻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当地人也开始还看不起这家落没贵族了。

不久之后,就在他的老家襄平县,有个县令叫公孙昭,竟然把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召去当了伍长的小官。

伍长,我只能说,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军官了,只能管五个人,比一般所说的十夫长,百夫长还小。

公孙度再不济,也曾经在洛阳当过尚书郎,而且还曾任一省之长的刺史级高官,在他没落后,他的儿子居然被人召去当伍长。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逢这时,我们的徐荣大将出现了。

徐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未有表示,众将惊惑。

“徐荣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唐凨丢出磅点。

啊,是吗,原来公孙度能当辽东太守,还是徐荣推荐的。

“主公,各位将军,我与公孙度是同乡,加上董卓要牵制袁绍、公孙瓒等,所以就同意了”徐荣起身说道。

“徐荣说的对,就像刘表,是董卓为了制约袁术、孙策,而公孙度则正是为了牵制袁绍而设的棋子,只是刘表与公孙度又怎么还会听董卓的”

公孙度到了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孙昭逮捕起来,拉到闹市中间用鞭子竟然活活抽死。

立威,这是典型的立威,或者公孙昭罪不至死,但是犯到公孙度手里,他必须变成公孙度功业的垫脚石,这或许很残忍,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又有谁能逃得过呢?!

杀了公孙昭还不算,以前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如田韶等人,凡是以前对公孙度无礼的,现在全部抄家,一家老小全部杀掉,一连杀了一百多家,哪怕一家只有一二十人,至少要杀了上千人。

鲜血开路,虽然有时候会激起反抗,但是更多时候的确能让人害怕,于是在公孙度的高压政策下,整个辽东郡都被公孙度摆平了。

由于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可见他是个果断之人,然后接下来,他开始怀柔与钢猛并济。

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乃积极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此可见,公孙度不仅是个狠角色,还是个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之人,其军队战力也颇强。说到这里,唐凨再一次看了看众人,众人继续等着主公的下文。

这样的人物,我们怎么能不重视。唐凨心里知道,隋炀帝、唐太宗时期,以倾国之力去打朝鲜,都闹得灰头土脸,甚至导致隋朝亡国,可是公孙度以小小一个辽东郡的兵力,居然能打得朝鲜军队落花流水,不仅打服了朝鲜,还把乌丸势力扫清,史称“威行海外”。

牛,实在是太牛了!

众人都很迫切的看着自己的主公,主公这讲故事也是个高手呀,唐凨思虑了片刻,乃继续往下说。

前面我们提到董卓立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按说公孙度如此英雄了得,又是董卓系的人马,只要他在平定辽东后出兵攻击袁绍等各路关东诸候,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大麻烦。但是接下来的事情是,公孙度俨然只为自己谋划,毫无出兵之意。

公孙度前不久刚刚打败朝鲜和乌桓之后,他便对他的亲信柳毅和阳仪二人说:“现在汉代眼看就要玩完了,我们应该自己称王啊!”

然后他就开始筹划自立为王的事情,把辽东分为辽东、中辽二郡,分别封了太守之位

同时,他自己“自立为辽东侯,领平州牧,立汉二祖庙,承制,郊祀天地,藉田,乘鸾路,设旄头、羽骑。

“主公,这辽东虽然远离中原,那公孙度也是个人物,公孙度刚成为地方大员一年多,就自上尊号,可是他就不怕董卓找他麻烦吗”王修不解的问道。似乎众人也多有此意。

“嗯,叔治问的好,我想大家也多有这个疑惑。”唐凨于是根据所知和判断,向大家慢慢分析道“我认为,公孙度胆敢在到官的第一年多就自立为侯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他自己就是辽东人,家族在辽东毕竟也有一定势力,不存在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问题,简单说,他自己也是地头蛇。

第二,他刚刚打败了高句丽,乌桓,自信心极度膨胀,再想到两百年前的一个祖先公孙述在CD称了“白帝”,于是脑子一发热,也做起了皇帝梦,但是毕竟势力还浅,于是连王也没敢称,就先称个“侯”。

第三,他的行为有董卓的默许。

“主公,得到董卓的默许,董卓自己还是汉相,怎么敢让公孙度自立为王呢?!”秦松也是大为不解。

“军师问的好,我要说,董卓种种行为,显示他自己就是一个军阀割据思想极其严重的人,他选用的两个人,一个刘表上任后“理兵襄阳,以观时变”,一个公孙度到了辽东就自立为王,都有明显地摆脱中央的趋势,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我认为,在刘表和公孙度上任之前,董卓肯定找他们谈过话。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作些推测”

董卓:现在局势大乱,袁绍、袁术一帮人太能闹腾了,大家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啊!

刘表和公孙度:丞相放心,那一帮人别看调子唱得老高,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早晚会被丞相灭掉。

董卓:话是这么说,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我这次把你们派出去,知道是要干什么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那还用说,我们一到任,就起兵把袁绍、袁术、曹操、孙坚这些人一网打尽,匡复汉室!

董卓颜色一变:匡复汉室?现在汉室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哦对,不是匡复汉室,是帮丞相铲除一群不听话的叛徒。

董卓颜色稍微缓和了些,安慰二人道:我也知道你们对我的忠心,不过袁绍、袁术他们气候已成,你们到了地方,也不要轻举妄动,先把自己的地盘巩固好,再走一步算一步吧。

刘表、公孙度对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谱,感情他们的老大董卓也没有信心要把二袁抓住砍头,把他们两个放出去不过是牵制二袁的行动,那好吧,既然老大发话了,咱也趁机占山为王呗。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其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董卓迁都长安,也是做偏安军阀。既然董卓都已经做出了榜样,那他部下的人马自然也依样画葫芦,如果没有董卓所代表的朝廷的默许,便不难解释公孙度一到辽东就敢圈地为王。

最后,公孙度实力已渐渐成火候,自然不怕袁绍、公孙瓒等任何人,相反他还会有进去之意。

“主公,你是说公孙度会出兵辽东,攻取幽州冀州吗。”陈到问道。

“可是,他目前实力并不强于公孙瓒,袁绍也是路途遥远,毕竟幽州冀州还有四个大诸侯,也不会任由他乱来。”王修说到。

“幽州冀州有人相斗,他自然会作壁上观;他会继续打服高句丽,西击乌桓,然后出兵青州,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这样他的辽东就正成了原来中原的战外之地,有辽东北部在手,他进可攻退可守。”唐凨说道。

是啊,原来是这样。

“主公,分析的到位,我等佩服”

“主公,我们是否要赶在公孙度之前,拿下青州或至少是青州北部”廖化说到。

“主公,松以为我们可以拿下青州东北部的东莱”

“对,我同意军师的想法”唐凨说到。

“主公,为什么不是青州全部,而只是小小的东来郡”唐石不解的问道。

“青州全郡还不到时候,就像徐州一样,时机一到自然拿下;青州不仅仅公孙度想要,袁绍与公孙瓒也会相争,之所以取东莱一郡,是不激起青州的剧烈反抗(当然即便是取东莱一郡,我们也需要好好谋划),也是坐看他人相争,而我们可随时出击,一举而定青州;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拿下东莱的基础上,这个时候,我们将隔海与辽东相望,为下一步取辽东得到踏板。”唐凨说道。

“主公高明!”

“主公,我们陆路无法进攻公孙度,只能越海而击,难度性很大,那么在海上必有一场大战”陈到说道。

“怎么,大家对我们的水军不放心。这也是检视我们水军战力的机会。放心会有你骑兵的机会,少了唐骑,可是不行的。”

“主公,松有个担心。”

“请说。”

“我们必须要迅速拿下公孙度,不可与之打持久战,还有我们之后将独立面对高丽、乌桓,与袁绍、公孙瓒等也会有相争,如是被四面夹击,也是相当危险的,当然如果我们能稳住,获益也是非常大的。”

“军师也替我想到了这点,我思虑再三,我们还是一定要拿下辽东,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战略纵深,危险与机会并存,无意者亦无利也,无积极拼搏亦无所获所成矣。”唐凨笑着说道。

(本章完)

商#城@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商城中文网阅读!w#w#w..c#o#m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