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回明当庶子 > 第二十一章 永不加赋

第二十一章 永不加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朕承皇天之眷命,赖列圣之洪休,奉慈寿皇太后之懿旨,皇兄大行皇帝之遗诏,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自惟凉德,方在冲年,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皇天在上……”

听朱厚熜前边的话都是官话套话,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文武百官一个个听的昏昏欲睡,恨不得当场躺下。

杨廷和侧脸打望一眼旁边的蒋冕,正好他也看过来,目光对视,微微一笑,意思耐人寻味。于是杨廷和的嘴角也翘了起来——还以为要提议皇考的事儿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嘛。

便在此时。

朱厚熜说到了最关键的一点:“朕与民承诺,在位期间,永不加赋,若违此誓,天必诛之,人神共愤!”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敢相信的望向丹墀之上身穿玄色衮服的大男孩儿。

这小子脑子被驴踢了么?永不加赋,以后内库喝西北风去不成?

这是绝大多数大臣的想法,包括杨廷和在内的一众内阁辅臣们,也被朱厚熜这突然说出来的话弄懵了。

皇帝的话可是金口玉言啊,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你怎么就敢说出永不加赋的话来?

“杨卿家,朕以为此道诏书应当如即位诏书一般明发天下,使天下百姓咸知此事,以防下头那些魑魅魍魉害民。另外可再加一句,若有人上下其手违背朕这片爱民之心,百姓可持大诰进京告状,由各地锦衣卫护卫,有司优先办理,推诿者严惩,有半路拦截者,以谋反之罪论处!“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廷和不能再装聋作哑了,上前一步跪倒,山呼万岁。

他这一出班,其余臣子也急忙跟上,很快便乌压压跪了一地,齐呼:“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办法,就算朱厚熜的脑子果真被驴踢了吧,他的这道命令却是绝对的仁君之政,别人不说,那些年轻的官员们反正看他的目光里满满的都是狂热的崇敬。

太伟大了,这道诏书一下,就是明白的告诉天下百姓,日后新皇帝绝对不会和武宗那般耽于享乐啊。

这要不是圣君,什么样的才是圣君呢?

古之尧舜也不过就是如此了吧?

朱厚熜很满意,心说杨廷和那个三儿子还真有点本事,一个永不加赋,轻而易举的就拉拢了大多数文武百官。只是满意之余他也有点担心,国家收赋可都是入的皇室内库,日后若是找不到挣钱的好法子,万一缺到钱了,想从这些大臣们手里扣银子可不容易。

其实杨恒当日说到这永不加赋时真的不会想到能够传到朱厚熜的耳朵里,更加不会想到朱厚熜还真敢照本宣科的来。

康麻子玩的这一手其实很有欺骗性,要知道华夏历朝历代赋税都是分着来的,赋是归皇室享用的,税才归政府运转之用。不然的话,官员们非但不会认为这是仁政,搞不好当场就会闹翻天。

说白了,永不加赋,从实际上来讲对大臣和地方衙门的运转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只是免不了要影响到地方小吏收税的积极性罢了。这也是后世蛮清康麻子敢于永不加赋的底气所在。

康蛮子被誉为千古一帝和这一道政令不无关系,但他手里所杀汉人比他那个搞出嘉定三屠的老子一点儿都不少,后世人们受影视剧影响却对他崇拜至极,想想也着实有些可悲。

也许人类骨子里就习惯向强者低头吧,比如上学时那些拳头硬爱打架的,哪怕心里再反感再讨厌,真正敢于反抗的却是少数,见了面还得点头哈腰,哥长哥短的叫着。

讲道理的永远惹不起拳头硬的,从没见过哪个国家是靠讲道理强大起来的。

扯远了。

朱厚熜当然想不到这些,他现在只是在想一个问题,那杨恒既然敢说出永不加赋这句话来,定然便有弄钱的法子吧?

自然了,他朱厚熜也不是傻子,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以旁支继承承继大统自然比不得那些顺序接位的,想要坐稳皇位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无数例子在前边摆着呢,大臣废立皇帝的事情可不在少数。

这是他之所以听从杨恒建议喊出永不加赋的根本原因,大不了勒紧裤腰带呗,反正还有那么多皇庄,总不至于饿着肚子。

相比于坐稳皇位这事儿,其它的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杨恒啊杨恒,但愿你小子能想出挣钱的法子,不然朕虽然惹不起你老子,但肯定能弄的你生不如死。”

“陛下这一手很厉害啊,一个永不加赋尽收天下臣民之心,先皇若是有这魄力,在位期间便没有那么多叛乱了。”蒋冕砸吧着嘴,显得又是佩服又有些感慨。

此刻已经散了朝,梁储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敬之说的很是,陛下此举颇有圣君之象,若日后一直如此,实乃吾大明之福啊。”

敬之是蒋冕的表字。

“圣君么?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手段,我倒担心犬子所忧心之事成真啊。”杨廷和忧心忡忡的说道。

“用修么?他担心什么?”蒋冕理所应当的问道,哪怕有了那首《满江红》,前边名声太差,杨恒仍旧还没入得这些大人们的法眼。

杨廷和沉重的摇了摇头:“不是用修,是我那老三杨恒。”

“哦?三公子又出什么高论了?前番他担心新皇会不满咱们制定的登基礼仪,别说还真让他料中了呢。”梁储笑道,隐隐有些揶揄的味道,杨用修他不敢比,人家是神童,但那杨恒不学无术,实在是给梁孜提鞋都不配,上次不定走了什么狗屎运,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呢。

“杨恒说新皇至孝,定然会在认谁为皇考的问题上再起争端……”

“这有什么好争的?新皇本是旁系,如今继承大统,自然要认孝宗为父,难道他还敢有别的说法不成?”蒋冕有些不屑的说道。

不能怪他如此自信,宗法所在,朱厚熜和朱允炆的情况完不同,建文帝的继承是名正言顺,朱标是朱元璋长子,第一顺位继承人,他又是朱标长子,妥妥的按法统继承。因为按照宗法制,长子一支为“大家”之长,世代继承——后世有观点认为朱元璋不应该让长孙继位,而应该选择朱棣,这一看就是不了解封建王朝的继承制度。

朱厚熜就不一样了,他之成为皇帝,按照宗法制是小宗入承大宗,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过继给了明孝宗当儿子来继承帝位延续香火,所以按照礼法制度,他确实就是成为了孝宗之子,而非兴献王之子了,看似不近人情,但礼法就是这么规定的,有本事别去继承人家家业啊,继承了又不认了,哪来那么多好事?

看最新最全的书,搜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