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有座小饭店 > 第三章 青出于蓝

第三章 青出于蓝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隆庆年间大明还算风调雨顺,胶东半岛农耕业发达,就算交通不沾光,百姓们小日子也过得充裕。刘约的父亲在文登县待了八年,年年都是好收成,百姓们对知县印象不错,瞧见知县家的小公子都热情得很。刘约所到之处都有各式大娘大姐上来和他亲昵亲昵,要不是大牛拦的紧,怕是刘约的脸蛋儿能被她们捏到发紫。

当然,街上不是只有大娘大姐,各路行人形形色色,各类铺子鳞次栉比,好一番盛世的模样。虽然和刘约原处的时代没得比,可走了一路也没瞧见乞丐穷苦。看起来,不读书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

刘约连阎王都见过了,心态自然不错。自我暗示后忘了父亲那六年之期,学习礼节风俗的事情也抛诸脑后,尽情地玩了起来。权当来大明朝进行为期七十年的旅游吧,而旅游的第一站便是这文登县。

旅游不是什么高雅事,刘约前世太穷没经历过,但他真的不明白看看景、吃吃喝喝有什么值得显摆的。都是玩儿,玩出花了无非上天入地吃喝嫖赌,一介俗人冒充什么?靠自然洗涤内心,这人的心得有多脏?靠人文陶冶情操,这人情操能少到什么地步?在家里吃饭叫吃饭,去了旅游胜地吃饭就是用膳了?

玩呗!

“你说对吧?”胡思乱想的刘约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大牛一脸疑惑地看着小少爷,随口回了句对,同时将路边摊递来的糖葫芦送进了小少爷的手里。

刘约吃了口糖葫芦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是想起了什么,对大牛说道:“牛哥,城里有什么值得吃的馆子?”

“啥?”

“酒楼、酒店、客栈、餐馆之类的。”

“哦,东城赵记,肉饼一绝;他临家的望仙楼,煎鱼美味;再走一里,车屠户的腌肉更是诱人……”

“没了?”

“没了。”

文登县的确不大,但能吃饭的地方才三家?刘约知道农耕社会多数人都是自给自足,可着实没想到一座县城能简朴到这个地步。

“原来,旅游的益处是这么回事啊……”想明白的刘约不再纠结,跟着大牛向东城走去,准备尝尝煎鱼去。

路上经过一处“花枝招展”的门面,刘约仰头瞧见翠红楼三个字就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了。

大牛见少爷似乎对这地方来了兴趣,赶忙挡住他的视线,拉着他继续向前。

刘约反而不走了。站定后一脸天真地说道:“这里和望仙楼都是‘楼’,里面应该有好吃的吧?”

大牛不知道怎么回答,门前晒太阳的老鸨子却把话听进了耳朵里。她飞奔上前,说道:“哟,小哥哥,您真是……”

话没说完,老鸨子愣了。大牛够壮,她没瞧见他身后的刘约。听动静能听出来是少年,半大少年逛青楼很正常,可瞧见了这少年未免太“少”了,原本满肚子的词儿都卡在嗓子眼,完说不出来了。

哪有十岁的孩子逛青楼的?就算有,也不应该是知县家的小少爷吧?

老鸨子赔上尴尬的笑容,正准备退去,却听刘约说道:“这位……大姐,里面有吃的么,我饿了。”

十岁孩子真要逛青楼了?

大牛可不答应。他再过几年就接父亲的班成为刘府管事了,怎么能做出如此辜负刘府的事情?他顾不得弄疼小少爷,抱起来就往家里跑,一骑绝尘……

老鸨眨眨眼,可算回过味来。文登县第一神童果然是神童,这歪念头都能超出同龄人啊……感慨完毕,她似是发现了天大的好事,嘟嘟囔囔地冲进了大门。

“张村好像有一户穷家,他家的闺女今年多大了来着?要是比小公子小那我得买过来,贵点就贵点吧,那丫头是个美人坯子……”

……

……

回府的刘约被大牛直接带进了后厨,希望他的食欲能战胜好奇欲。

刘约不是真饿,之所以想着出去吃是因为刘府的饭太难吃了。他和厨子的关系不错,前几天当着人家的面将牢骚说了出去,厨子一听就不乐意了,不光连声高呼他太爷爷是御厨,更是放出豪言:整个登州府没有一个地方能做出比他好吃的菜。

刘约自然是不信,所以他需要出去验证一下。本想着去尝尝煎鱼,谁知半路被一家妓院拦住了去了。他干笑一声,怨念了一阵这十岁的年纪,随后返回自己的住处,继续教导丫鬟哼唱小苹果。

吃罢午饭应该是午睡的正点,谁知刘昭风风火火地从县衙赶回了府上,二话不说地便将刘约提溜进了祖堂内,一脚给踢在了地上。

刘约迷迷糊糊地揉了揉腿弯,也懒得询问缘由,跪的那叫一个利索。

刘知县气的双目睁圆,刘约可算反应过来事情不对。刚准备卖卖天真,大牛被许叔推搡进来,一把扔在他身边。

二人无辜对视,听得刘昭怒斥道:“荒唐逆子!翠红楼是什么地方!你,你……”

大牛连忙解释道:“老爷,这不怪小少爷!今儿小少爷在街上游玩说是饿了,问小的有什么好吃的地方。小的我,我随口说了声翠红楼的煎鱼……是小的记错了名字才让小少爷走到了那里,老爷要罚就……”

刘约选择沉默。刘昭正在气头上,这时候开腔没什么意义;就算将事情再揽回自己身上,父亲也不会信,还会让大牛多受一层责罚。此刻最好的作法便是等人从中调和,然后用天真度过危机……

刘约偷偷冲许叔眨眨眼,许叔心领神会道:“老爷,小少爷这年岁能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么?许大牛整天和家丁混在一起,也到了惦记那种地方的岁数……”

话里话外意思明显,平静下来的刘昭也想明白了。这事儿是衙役传进来的,说是翠红楼的老鸨子逢人便说知县少爷路过她们那儿表现出了兴趣。刘昭被兴趣一说冲昏了头脑,却忽略了路过二字,再加上这几天刘约淘的厉害……

小事一桩,关键是把约儿推进了祖堂又请了家法,接下来打还是不打?

刘约瞧见了父亲的犹豫,适时开口道:“爹爹,翠红二字是不是出自白乐天的钟陵饯送当中,‘翠幕红筵高在云’一句?”

刘昭一怔,仔细想了半天,实在是考究不出翠红二字的出处。迫于无奈他只能含糊点头,刘约继续脆声脆气地问道:“那钟陵又是什么地方呀?”

这个刘昭可是知道的,他捻着胡须回道:“就是如今的南昌府……”

“哦,孩儿谨记。可算是学到了新的东西,能睡个好觉了。”

刘昭顺着这个平缓的坡走了下来,甚至连处罚大牛的事情都忘了,转身出了祖堂。

大牛见老爷好像消气了,赶忙将刘约扶起。刘约待父亲走远,对大牛笑了一下,不断挑动眉毛,似乎很得意。

许叔尚在门口候着,望着刘约的表情陷入沉思。知子莫如父,许大牛对吃的兴趣绝对大于任何事情,他肯定不会将望仙楼的名字说错的。这事儿透着猫腻,如今看小公子这表情……神童果然是神童,不得不服。

去个青楼没什么大不了的,孙先生还在文登的时候知县大人没少去翠红楼,文人墨客谁不去喝几次花酒?虽然十岁的年纪进去还是太小了……

“小少爷,你的眉眼疼吗?用不用找大夫瞧瞧?”

许叔瞪了一眼许大牛,对刘约作揖后转身离去。

“我还真觉得这几日眼皮跳得厉害,麻烦牛哥去帮我请一下吧。”

许叔的步子顿了一下。小少爷果然比大少爷要……

许叔急忙打散了脑中的想法,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对呀,翠红楼的取意应该是陶秀石的偎红倚翠吧?”

坐在回县衙轿子上的刘昭可算找到了翠红二字的出处。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