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宋别 > 178 楚雄杨氏的立场

178 楚雄杨氏的立场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程相公,您来的不巧;咱们大理国此时正在与蒲甘缅甸作战,所以这一路看到的这些牛车驮马,都是往西南保山运送军需辎重的。”

威楚府总管杨牧给程洲介绍着本地情况。

从大宋与大理国边界的建昌府(今西昌至会川府的古道上,熙熙攘攘的‘支前民夫’队伍渲染着战争气氛。大理国毕竟相对于宋国还是各方面落后很多,就从打仗需要的物资来说,就需要从宋国的四川盆地大量采购生铁和铜锭、粮食。

“哦?大理国为何要与缅甸开战?”

程洲并不是早些年那种知能的穿越者,对于缅甸现在的政权和领导人是谁他完不知道。

“哈哈,这还得怪你程相公做下的桩桩好事啊!”

杨牧大笑(他还真是没什么城府:“想必程相公你对我国段、高、杨三世家鼎立的现状也有所耳闻,两个月前国相高泰明亲自跑来威楚找我,说已经和段正严达成决议‘誓灭缅甸而据之’。高泰明当时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定要扩张占据缅甸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程相公‘平青塘、灭西夏’破坏了北方的政治平衡;导致我们西南各国担心中原上国的霸道、做出了一系列应激反应——安南比我国更早行动去猛攻南掌、结果陷入苦战进退两难!我国也因此无需担心安南方面的威胁、可以集举国之力进攻缅甸,可以说都是因为你打破了北方的政治平衡、直接导致西南的失衡。”

“所以,得知您这次作为使节来访,我国君臣上下都很期待传说中的‘程金童’是何等人物呢!”

程洲哑然失笑:“这······哈哈,怕是要让你们失望了;我也只不过是凡人一个,可能就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吧。”

“程金童过谦了!”杨牧满脸仰慕。

“程金童太谦虚了!”主簿丁文严肃的反对程洲的自谦。

“程金童实在是谦虚过甚!我闻隆对您的功绩感佩万分!”左护军统领闻隆实名制反对程洲的自谦。

程洲:······“好吧,我个人对华夏确实作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但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靠自我奋斗、还要依赖历史的进程影响,两者缺一不可!我程洲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

程洲这次要求第二次出使,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不知道去大理会作成什么事。

他只是想先避开女贞人的第一次进犯东京(金国第二次攻进中原才攻下东京汴梁,他不想在那种混乱的情况下、被赵宋朝廷派去城外硬刚巅峰状态下的女贞精骑:这就是送死!

程洲并没有岳飞那种天才军事家的统兵能力,他也不会编练指挥古代军队。

在没办法掌握宋国最高政权的情况下,程洲靠金铼钱庄和孟记商号、又能有多少资源投入到打造精兵中去呢?

况且在宋朝的奇葩频繁调动岗位的制度下,他也没办法长期掌握军队。

程洲只能四处设点、布局,靠长期的积累来不断提升实力;还要等待这个占据天下‘大义’的赵宋朝廷被女贞人一锅端掉,他才有机会以‘救世主’的姿态上位。

而西南这边,但凡赵宋朝廷正常一点,只要有心留意一下大理国的物资采购动向、就会知道大理国要与缅甸开战了。、

这应该是大宋偷袭大理、统一天下的良机,可赵宋朝廷目前事实上处于‘摆烂’状态;皇帝和诸位朝官的精神,集体陷入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怪异末世梦寐中。说得上话的人不干实事,能干实事的人说不上话,怎一个‘混’字了得?

——

走到会川境内,众人暂歇。

“程相公,来尝尝我们大理著名的漾濞核桃。此物史书记载益智健脑,是大理国对外交易的重要特产。”

程洲有点惊讶,他一直以为核桃是外来引进品种呢!

其实,云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桃产地,而漾濞县核桃就是考古发现的最早核桃品种。

杨牧教程洲使用‘斧子’剥云南核桃吃,拿着这个小指一样的‘斧子’,程洲才明白古人所记载的那些悬案原来根本就是后人的臆想。

而在大宋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典故都和‘斧’有关:除了‘宋挥玉斧’之外,就是老少皆知的‘斧声烛影’了。

在大宋立国之初,‘宋挥玉斧’的典故就因为在两国的界河‘大渡河’。

太祖赵匡胤拿着‘玉斧’在地图上一划:沿大渡河左岸非我中原所有!

这个决定,就给大理和大宋两国关系定下了和平的基调。不过并不是赵匡胤不想要云南地(云南这个称呼早在大唐时代就有了,而是中原的重点方向是北方的辽国、西夏,实在是没办法分心。

前面的‘宋挥玉斧’,就正好能证明后面的‘斧声烛影’是螨虫对历史的恶意篡改。

宋太祖挥的这个玉斧,其实是一个薄石片,是用来拨油灯捻子的。而所谓‘斧声烛影’里的斧子,是个比掏耳勺稍大一点的斧型的‘拨核桃器’。一面是小锤,可以砸开核桃;一面是指甲盖大的薄刃,用来插到核桃逢里撬开食用。

古代还有和‘文房四宝’一起食用的‘斧’,各种各样的‘斧’;但这些富贵人家居家使用的‘斧’,和劈柴、砍人的斧子完不是一个概念!

直到元朝,所谓赵光义‘斧声烛影’劈死哥哥赵匡胤的野史还见不到;直到螨清花了两百年修改二十四史的时候‘斧声烛影’才入了正史,还扩写很多臆测的内容,螨清对汉人的宋、明两个朝代的污蔑和丑化简直丧心病狂!

只可惜,就算‘斧声烛影’是被螨清奴才文人得意洋洋的挖掘出的正史;可在考古发掘古代墓葬的研究成果纷纷证明古代的各种居家‘斧’、其实是跟指甲刀差不多大小的生活用品时,“斧声烛影”也就等于‘捕风捉影’了。

螨虫们以为自己多聪明,其实正好反映出他们的无知和野蛮落后。因为螨清蛮族的入侵导致华夏文明整体退化,像很多高雅的生活用具也随着文明的泯灭而失传;史书上的各种居家用‘斧’的消失就是例子。可笑的是螨虫没有见识过这些高度文明的造物,他们在史书里偶然发现一点点‘斧’的记载,就联想到‘阴谋’‘暗杀’‘兄弟相残’······没文化真可怕!

——

“程相公,不瞒您说;我们楚雄杨氏对段氏和高家成见极深,甚至可以说是仇视!”

晚上,杨牧请程洲过来单聊

你现在所看的《宋别》178楚雄杨氏的立场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宋别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