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官途漫漫 > 第261章现实

第261章现实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沈艳丽坚持以事实说服人,这下,顾云来真的有些头大了。

让我先捋一捋,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首先,一个乡镇小学要的了一百名校职工那么多吗?搞那么多的行政职位干什么,还正副校长。我读书这么年就没见过几次校长,无非国旗下讲话做做报告什么的。干这个,顾云来可是行家里手,就名誉兼任了,省一份工资。学校不养闲人,所以教职工人数嘛,减半!

养那么多闲人当饭吃啊,折半!再者,顾云来一个科长的工资才三千出头。一个乡镇小学的平均工资哪里到得了三千!折……呃,两千吧,按平均两千算。

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克扣的地方……不对,是节省成本的地方!

对了,一年的支出不能按十二个月算,还有寒暑两假呢,对不对!

所以,一年只能按八个月左右算。

那么,一年的总体支出,约摸有一百万左右就能拿下了!

怎么样,这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吗?

但顾云来发现,如果强行按照一间乡镇小学的标准,这个成本还可以压缩。但是,早已经不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了。

好的,就算再理想化一些。按照顾云来这个标准可行,能招到人,所有的条件也都可以配齐。他再磨洋工拖三年建成,至少维持六年,新增的成本是六百万。

如果物流公司正常运转,这个标准大概是可以承受的。

时间成本又怎么算?至少三年才能引起关注,一间小学校之功,够不够顾云来的晋升之资呢?

似乎只能寄希望于挖出古墓来。如果没有,带动十里镇的经济发展,那也是一个很长远的过程。

更免不了虎头蛇尾的议论很嫌疑,小学校至少维持六年的时间。

用十年的时间如果能成功谋得晋升,顾云来三十岁发迹的话,坦白说也不算太晚。

但现实真能有那么顺利吗?话题的热度一过,加上涂名山的打压,顾云来最多落一个内部嘉奖。

那就真成种田了,谁有心看你在一个小镇折腾十年。

所以,归根结底的问题。是如果挖不出古墓,事件就不具备足够的话题性。顾云来必须得做两手准备。

其实合并起来就只有一手:无论能够挖出古墓来,顾云来都得把这个话题给炒热了。

炒作是自我行销的一种重要手段,官员有时候也需要形象和包装。

一个小镇,最容易引起话题讨论的,无非是正面和负面的消息。在整个社会而言,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却是最快的。

首先,一个很平常的新闻也会被人强行意会成负面消息,媒体也是借此吸引眼球的。

那么,此次事件的发展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一:十里镇要盖一所小学校。

这根本够不成新闻效应,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地方。

如果把标题的内容再扩充一下,变成:十里镇城建局局长援建豪华小学。

哎,这话题就来了。

一个小镇的城建局局长,他哪来那么多钱盖学校呢?那肯定是贪污腐化呀,盖小学回馈社会是典型的欲盖弥彰。如此众人的目光不在小学校,而是集中在这个有重大贪污嫌疑的局长身上。

这样一来,顾云来不就出名了么。虽然是负面出名了,但也具备足够的话题性。关键是后面的翻转,要让人彻底的意料不到才行。

事情酝酿了,得让纪委来彻查,顾云来不相信普通吃瓜群众比纪委更加手眼通天。但顾云来桩桩件件的开销都是有详细出处的,盖这间小学,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纯粹就是为了造福于民。

要建,咱就建最好的小学,市中心实验一小都比不上的那种。校车天候接送,占地最小也得几十亩。什么实验楼啊多媒体啊运动场,市里有的咱由,教学楼直接高耸入云成为地标!学校里的老师,最次那也得是省级师范毕业的。门卫室里站一排的退伍老兵,个个身板溜直退伍不褪色。出来进去,见面就是“啪”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那帮小学生心花怒放!

你说这样的小学,一学期那学费最好也得五万吧。

五万,那还不够一个星期的开销呢。免费!对,你没听说,还包食宿。咱就得给人造成一种贪官污吏钱花不完的假象,最后发现这些钱都是有出处的干干净净。

你得研究那帮吃瓜群众的心理,被迫接受事实造成的打击,是远超过揭露真相时的刺激。

这时候你该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紧咬住“贪官污吏”这个万年不破的黑点不能松口啊,于是话题就引申到花山市。为什么,人家拉赞助就能盖这么好的小学,你们市领导一个个脑满肠肥都是吃干饭的吗?

像这样的能吏和干吏为什么会窝在一个小小的十里镇呢?

没错,然后顺利牵出顾云来和涂名山的个人恩怨,以及市政改造里头说不清的猫腻。迫于舆论的压力,顾云来得重新上马主持市政工作。这才符合,广泛人民群众的呼声

你现在所看的《官途漫漫》第261章现实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官途漫漫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