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楚河汉界 > 第二十一节 九江

第二十一节 九江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汉军荥阳一战击败楚军的先锋,抓到了数千俘虏。刘邦不敢让这些俘虏立刻上前线对抗项羽,他也没有屠杀降卒的念头,于是就带着这些降卒入关,打算趁这个机会把困守废丘的章邯消灭掉。

汉二年六月,刘邦返回咸阳,萧何以及一直率军包围章邯的韩信,都赶来拜见刘邦。

“功亏一篑,没能消灭项羽,”见到韩信后,刘邦就对他承认错误道:“不过总算是把齐国救下来了。”

“可田横投奔了项羽啊。”韩信对刘邦当初不听他的建议仍是耿耿于怀。和陈余一样,得知刘邦惨败后,田横立刻接受了项羽的合约,还准备向楚军提供一些粮草和民夫作为投顺的见面礼。

“总比齐国被楚国并吞了好。”刘邦摇摇头:“项羽不是孤一人能力敌的,还是需要诸侯相助。”

“大王,”韩信目光炯炯:“您可以立一些对您忠心耿耿的诸侯啊。”

“知道。”刘邦微微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

韩信报告称,章邯完没有出城的意愿,废丘已经断粮了,守城的士兵正在吃城内的百姓。逃出城来向汉军投降的雍军士兵说,雍王章邯已经下令了,城内每户百姓都必须交出粮食,或是交出一个人给守军。

“这些城内的百姓,不都是章邯手下的家眷吗?”刘邦皱着眉头问道。

“是啊,当初章邯仓促之间,就收拢了一些官属、军属入城,这些人也是他手里的人质。”韩信点点头。

“他这样做,还有人打算替他卖命?”

“章邯天天说楚王随时会打回关中给他解围的,那些逃出来投降的都是不信他话的人。”

“孤觉得不相信他的人会更多,”刘邦当即决定把楚国的俘虏交给韩信,同时移交给他的还有从楚军那里缴获来的旗帜:“去把这些旗帜拿给废丘城上的士兵看,再让这些投降的士卒对着城头喊话。”

“好。”听说刘邦居然还带回了这么多俘虏,韩信大喜过望,对刘邦保证道:“章邯死定了,臣几天后就能破城,砍下他的脑袋献给大王。”

韩信带着俘虏走后,萧何对刘邦说道:“臣已经下令征发关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女,即将发往荥阳。”

刘邦沉吟着:“当初秦国就是这么亡的,你不记得我们入关的时候秦人夹道欢迎的样子了?”

“可现在他们更害怕项羽回来,”萧何说道:“所以征发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威胁一声项羽要杀回来了,各户就纷纷出丁了。”

即使如此,刘邦脸上仍没有什么喜色:“关中百姓已经支撑章邯在外三年了,项羽入关屠杀了一通,加上我们和章邯不断地征兵、征粮。再这么下去,今年又会是一场大饥荒,到了明年怕是关中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那个时候不管谁回来,也拦不住他们投降了。”

“可现在楚强汉弱,不征发丁口又该怎么办?”萧何问道。

“关中还是少征,”刘邦想了很久后下了决心:“尽量使用三川的人力。项羽路过三川时忙着入关,没在洛阳多停留,也没有大开杀戒。不过他把投降的秦军都坑在那里了,也把洛阳周围的百姓吓坏了。现在三川还有很多人丁,若是再得到诸侯的协助,我们还是能扛住的。”

“三川能有多少人?”萧何很悲观:“就是加上关中,也是楚国强,我们弱,光一个洛阳能坚持多久?”

“能坚持多久是多久,总得让关中有机会修养生息,储备一些粮食。”刘邦越思考这个问题越是坚定:“我亲自在荥阳坚守,让项羽来进攻我好了,这样是他千里转运粮食,楚国的国力虽强,但也会消耗很大,坚持不了几年就得和关中一样了。”

“但愿如大王所愿吧,”萧何答道,要是能让关中稍微喘口气,萧何当然不会不愿意:“但洛阳万万丢不得,要是丢了洛阳,关中就没法生产了,我们不尽数上前线立刻就要亡国。”

见刘邦默默点头,萧何又说道:“那么臣就不涸泽而渔,只是凑一些粮食和人力送去荥阳。”

“千万不要把百姓都逼死了,我们还得要这些人来帮我们打天下,另外还得防备匈奴。”刘邦提醒道。

“是,臣知晓,防备匈奴的兵力臣不会抽调。”

“等章邯投降了,就把楚国的俘虏派去守匈奴,”刘邦提醒道:“把原来的部队换下来。”

“还有魏国,”这个时候郦食其出声道:“要是魏豹给项羽送粮,我们可受不了。”

“就是他袭击我们的河内,我们也是受不了。”张良补充道,河内能够掩护三川的侧翼,也能给刘邦提供一些人力。

刘邦点点头,对郦食其说道:“怕是又要劳烦先生了。”

“臣这就出发,”郦食其答道:“就是臣没有把握。”

“如果他肯再次支持我们是最好,这样孤就能集中兵力于荥阳了,若是他不肯,那也没办法。”刘邦对郦食其说道:“不妨许诺魏豹,要是他能出兵、出粮帮我守住三川,将来我就把三川、河内都还给魏国。”

“大王,”萧何忍不住叫道:“三川是关中的咽喉。”

“顶不住项羽,连关中都没有了,还在乎什么咽喉吗?”刘邦苦笑道:“若是魏国肯帮我们的话,关中就能喘息几年。”

……

钟离眛和季布在荥阳战败,带着为数不多的残兵逃回来,项羽大骂道:“你们连一个刘邦都追不上,还有何脸面回来见我?”

不过项羽现在的头等大事不是这个,所以骂了一通后就让他们退下去了。

之所以还没有亲自出发去进攻关中,乃是因为项羽担心后方不稳——田横暂时是不会出来闹事了,彭城一战项羽把齐、赵都打得丧胆了,可是九江又让项羽担心起来。

英布的老丈人吴芮,已经公开背叛项羽加入了刘邦一边,彭城之战结束后,项羽立刻剥夺了吴芮衡山王的称号。不过这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吴芮依然拥兵自保,没有向项羽低头的意思。而吴芮领地两边的临江王共敖和九江王英布,都拒绝出兵去攻打吴芮的领地。

这次的彭城之战还让项羽对楚国人产生了疑虑,刘邦入楚以来各地守军纷纷倒戈,显然刘邦为楚怀王报仇的号召对楚国人有很大的影响力。共敖、吴芮、英布这三个楚国人的诸侯,也是一个反叛、两个中立,就是项羽逼着他们参与弑君,都无法将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甚至还颇有借讨伐项羽洗刷自己的嫌疑——其他的诸侯王见势不妙都倒戈回来了,只有这三个楚国的诸侯依旧是老样子,彭城之战前是什么样,战后还是什么样。再加上一个刘邦,项羽猛然发现反倒

是原先的楚国人对自己敌意最重,一个个都把为熊心报仇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项羽已经给英布派去了使者,命令他或者来自己军前效力,或是亲自挂帅去讨伐吴芮。与此同时,项羽还向九江派去了项声和龙且,命令他们武力解决英布。等九江的事情了结了,项羽感觉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专心去平定刘邦。

项声和龙且出发后,项羽一口气向英布连续派去五个使者,要英布立刻来彭城觐见自己:“告诉英布,寡人欲亲用之,但如果他不来,那就是反叛。”

尤其是最后一个使者,项羽交给他的书信里说得更严厉了,那就是如果英布见此信还不动身,就会被视为反叛。

“刘邦每次出师总打上一个似乎名正言顺的旗号,好像也有点道理。”派走了使者后,项羽喃喃自语道,这次彭城的事对他震动很大,之前他从来没想过凭着自己的威望、武功,刘邦仅仅打着为熊心报仇的旗号就能鼓动起这么多诸侯与自己作对。

在项羽秘密于边界集中部队和粮草的时候,英布正忙着应付刘邦的使者。

当初项羽的使者要求英布发救兵的时候,刘邦的使者也力劝说英布出兵与联军在彭城会师。

现在楚汉使者的任务颠倒了过来,但英布的态度依然是保持中立不变。

“大王,”汉使者随何苦苦劝说英布道:“当初大王拒绝出兵救楚,后来又拒绝出兵去打荥阳,项羽肯定已经把大王视为心腹大患。大王如果不想身死国灭,就只能和长沙王联手。”

随何口中的长沙

你现在所看的《楚河汉界》第二十一节九江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楚河汉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