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楚河汉界 > 第十三节 劫营

第十三节 劫营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最快更新楚河汉界最新章节!

临济城前,秦军行营。

“少府,”一个军官进帐报告道:“田儋、项梁派兵来救魏。”

“居然还有人来啊,诸侯比我想像的要齐心一些啊。”章邯叹了口气。

列国时期,秦国与某一国交战时,经常威胁其他国家不要参战,否则就是下一个被秦军攻击的目标。

只不过那个时候秦国不急于消灭一国,每次只有一个目标而且外交和军事是并行的,而现在秦国视山东诸国为山东群盗,自然一并打击而且不可能再使用外交手段分化瓦解。

“先打齐、楚联军,然后再攻击魏国,”章邯思考了一下,对左右说道:“还是用老办法,谁救我们要打的人,我们就先打谁,这样可能逐个击破。”

很快就有更多的消息传来,楚国的军队人数不多,而且躲得很远,探子称楚军的统帅是项燕的曾侄孙、项梁的侄孙项它,人数大约数千。这支楚军距离临济还有五十里就远远停下,然后开始按营扎寨了。

“让十几岁的黄口小儿来领军?”章邯听了之后嗤笑一声:“项梁显然不是真心实意地想救魏。”

而齐军的表现就和楚军完不同,齐王田儋亲自率领上万齐军而来,还有兵车数百辆。

见到齐军的规模后,魏相周市就带着城外的几千魏军与齐军合营,两国联军一直逼到距离秦军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才扎下营寨。

“赵国呢?”章邯询问负责侦查北方动静的探马。

“赵军一路退过了漳水。”

最近赵国内乱,自立为赵王的武臣被部将所杀,陈余、张耳寻得赵公子歇,将其立为赵王。听说赵国干脆放弃了边境,直接退守邯郸,章邯就对北方彻底放心了:“算赵国人识趣,等我们灭了齐、楚,再来收拾它。”

既然赵国不试图威胁秦军背后,楚军一副置身度外的样子,那么章邯调兵遣将起来就容易许多,他留下一万人包围临济,还能有超过两万的兵马去对付齐、魏联军。

……

周市以前和田儋也打过仗,魏国不禁觊觎楚国的领地,也曾经占领过齐国的城池。田儋更是依靠把魏军赶出齐境的功勋才当上了齐王,不过这次听说魏国遇险后,田儋立刻抛下往日恩怨,急急忙忙点起兵马来救魏。

见到和自己打过仗的齐王后,周市连声称谢,然后又恨恨说道:“楚国要我国公子为人质,结果只派了千余人来。”

“要不是你攻打楚地,何至于此?”田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周市又恨恨数声,再次感谢齐王:“还是大王宽厚。”

“要是让秦人再次得志天下,我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这次说话的是田儋的族弟田荣,但他也赞同周市的看法:“这次楚国确实是做得不对。”

“不急,我们驻军在此,秦人就无法力进攻临济,我这就再写信给项梁,”田儋安慰盟友和堂弟道:“怎么楚国也要给寡人一个面子。”

刚当上齐王没有多久,田儋还不太适应角色,自称也经常性地在寡人和我之间切换。

第二天一早,齐、魏联军就看到秦军向着自己的营地开过来,然后就有章邯的使者送来战书,请求齐王同意三日后与秦军决一死战。

把使者请出帐篷后,田儋兄弟和周市立刻商量对策。

周市十分担心临济的情况,对于秦军的挑战拿不定主意,不过田荣却不同意:“现在秦军利在速战,我军利在持久。秦军的辎重、粮草要从关中一路转运出来,每一个兵待在临济城下,就得花上几十个人沿途转送。而且秦军就算不打仗,总不会没有生病折损吧?章邯的援兵也要从关中送来,我们为什么要和他决战?不,我们不打,就是拖着。”

周市听得愁眉苦脸的,秦军转运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肯定是要从魏地劫掠,齐军作为援军,当然吃得也是魏国的粮草,绝没有让援兵挨饿的道理——就是那为数不多的楚军,周市也得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粮草问题。

可能是看出周市的苦恼,田儋就安慰周市道:“等今年收获了,我可以借一些粮食给你们,楚国也应该借一些给你们。”

“要是楚国不借呢?”周市哀叹道。

“现在楚国只是生气你不救陈王还攻打楚地,等他们气消了自然会帮你的,唇亡齿寒的道理楚国不会不懂的。”田儋进一步劝说道:“再说,等到楚国消气了,派上将领着大军前来,我们再与秦军决战岂不是更有把握?”

既然齐王坚持,周市也只有点头同意,于是田儋就把秦国使者叫进来,把章邯的战书退还给他,表示联军不会和秦军决战。

没想到秦军使者却不肯退下,仍努力地劝说道:“齐王、魏相。现在我三国大军驻扎在此,徒费粮草,等天气转热万一有疫病流行,岂不是后悔不及?还不如早早决一胜负。”

周市听得更加动摇了,但是齐王坚决不肯。

最后秦国使者看着明显坐立不安的魏相说道:“那臣明日再来,但愿齐王、魏相能改了心意,早早一决胜负,省得空耗粮草。”

秦国使者走后,田儋又一次安慰周市:“章邯既然想速战速决,那我们就更不能如了他的愿。”

在秦军的新营地里,章邯急切地等着使者回来。

见到使者后,听说齐王果然不愿决战,章邯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

三川郡已经被吴广、周文打烂,李由现在不但不能向章邯提供物资,就连自己都需要关中的支持。

当初孙武说过,为了维持一个士兵在前线,后方就有七户一年不得劳作,差不多就是要几十个壮丁、壮妇才能支持一个士兵的比例。三川郡经过秦国大力翻修,道路比孙武的吴军要强很多,加上从魏国周边掠夺一些,支援需要的人力不那么夸张,但为了章邯的三万士兵,关中仍然要征发超过五十万的劳役从事运输。

而且秦军毕竟是呆在敌国的土地上,不可能军分散开劫掠地方,所以可想而知将来需要的劳力会越来越多,来自丞相府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他们的营地都看好了吗?”章邯问使者道。

“看好了。”使者应道,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市都是布衣而不是望族子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章邯估计他们缺少一些军事常识,就算有人提醒做得也不会很好。果然,联军对秦国使者还有他的随从警惕性不够高,让他们把联军营地的布置看了个大概走。

“魏相还一脸的犹豫,臣说明日再去送战书,他们也相信了。”使者补充道。

“太好了。”章邯轻轻一拍桌面,给联军越多的时间,他们的营盘就会部署得越坚固,那样攻打起来就会越费劲,章邯当即下令:“选拔锐士,我们今夜去袭营。”

当夜,秦军精锐偷袭联军营地,猝不及防的齐、魏联军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来袭击,顿时一片混乱,等到联军营地火起后,章邯就催动大军压上,齐王田儋、魏相周市都死于乱军之中。田荣趁乱逃走,而看到齐、魏联军大败后,项它立刻带领楚军撤退回薛郡。

……

曾经的魏王宫已经变成了章邯的行营。

援军四散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挡秦军攻城,绝望的魏王咎以秦军不屠城为条件投降,他本人在投降前自杀。

把魏王的首级和齐王、魏相的一起送去咸阳后,章邯又一次立下大功。

魏国已灭,章邯就打算再攻砀郡,随后攻击砀郡背后的项梁领地——有消息说刘邦已经投靠了项梁,所以沛、丰现在都可以算是项梁领地了。正在章邯同内定的前锋司马夷讨论进兵路线时,从咸阳来的使者就把他的好心情彻底打消:

“可丞相还是想让我们退兵吗?”

秦廷的斗争日益激烈,李斯的丞相府依然对战争持保守态度,而由于章邯的连杀三王,秦国内部的反李斯势力也受到了鼓励,开始更激烈地反抗丞相的政策和决定。而章邯的连续获胜,让皇帝也越来越倾向于忽视丞相的意见,本来就只有邀宠本领的郎中令赵高,这段时间俨然成为反丞相势力的领袖,动辄便对李斯的政策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是的。”咸阳来的使者是郎中令赵高派来的:“王离将军的大军已经尽数返回国内,正向河内郡开拔,丞相打算先攻赵国,让将军的大军暂时返回关中,至少要回到函谷关。”

“三军将士浴血奋战,毫不容易才讨平陈胜、魏咎,田儋,岂能此时退回关中,前功尽弃呢。”章邯一听就激动起来,他的部下一个个也都是怒形于色。

“丞相说一次只打一个,赵国对关中威胁太大,必须要先消灭,而现在因为要供应少府大军的粮草,王离将军的部队就得不到充足的辎重。”使者说道:“丞相对皇帝说,要是同时供应两路大军的粮草,那就是把关中男女都征发了都未必够,而要是都征发了,那今年的田怎么种呢?”

周围的军官怒色更重,而章邯沉吟不语。

从次序上讲,李斯说的绝对没错,秦国不可能在三晋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就攻击齐、燕,而且只要吞并了三晋,秦国对山东的齐楚诸国就处于居高临下的优势。这不仅是上次秦一统六国的路线,也是秦国数百年来的国策大政。

“郎中令为少府据理力争,说可以让少府和王离将军会合,破赵以后再分击齐、燕,但丞相说破赵用不了那么多兵。”使者最后还火上浇油道:“丞相甚至说,如果破赵要用那么多兵,那就等两年府库有了蓄积再去,反正从长平到灭赵也等了几十年。”

“把始皇帝的天下弄成这样,怎么他还有理了?”

章邯的军官响起了一片抱怨,甚至是对丞相的骂声。

挥手让所有的人都下去后,章邯对使者确认道:“此事当真无可挽回了吗?”

“只要丞相还管着钱粮,这事就不好办。”

“可我已经斩杀三王了。”

“是啊,皇帝非常高兴,”使者说道:“如果少府能再立奇功,皇帝肯定会更高兴的,郎中令一直在为少府美言。”

“可?”章邯觉得事情看上去有周旋的余地,但使者应该还有什么东西没说。

“可丞相说,咸阳宫的花费不能减,骊山的营造不能停,所以只能减少一些军需。”使者终于开口说出赵高无法坚持到底的最重要原因。

章邯点点头:“宫中的需要,当然不能减少。”

&nbsp

你现在所看的《楚河汉界》第十三节劫营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楚河汉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