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六十八回 退有三不 唯一合法

第一百六十八回 退有三不 唯一合法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扬州饥馑穷苦到极点,孙儒又来,民生一定更为困难,不如躲避。”袁袭建议道。

“退,我倒是认同。”杨行密答道。

实际上,杨行密早就有退意。当日,杨行密进入扬州后,城内的惨状让他触目惊心:仓库空虚,饥民互相残杀充饥,丈夫将妻子、父亲将儿子争相卖给屠宰场,被卖的人如同羊、猪一样被屠夫宰杀。

要不是杨行密自掏腰包,将粮食拿出来接济扬州居民,情况还会持续恶化。

“不过从现在情况看,即便是退也是艰险万分。万一被孙儒咬住,两边不到岸,既无坚城可守,也无足够兵力对抗,那咱就完蛋了。”杨行密出了他的担忧。

退兵是兵法中至上艺术,退有“三不”:退而不畏,即便是逃跑,也要逃得昂首挺胸,毫无惧色,这是军心和军气;退而不乱,要退得有章法,号令要统一,步伐要一致;退而不危,要将撤退的风险降到最,包括垫后的铺排、疑兵和伏兵的运用等等。

淝水之战中,前秦帝苻坚就因听信“后退决战”建议,一退不可收拾,112万大军瞬间被东晋7万军队打残,成了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多败少”的著名战例。

“本来,孙儒自立门户,急需一个落脚点。但是,如今他已夺得高邮粮仓,不会再对残破不堪的扬州有兴趣。但我们驻军在此,对他却实一个潜在威胁,站在对立面上。我们若是主动放弃扬州,他定会很欢迎。”袁袭分析。

确实,不要总站在别人的对立面上,这样到处是敌人。

“理是这个理,但难保万。”杨行密还是很担心。

“大帅莫担心,我有三策,可保身而退。”袁袭表示。

第一策,厘清关系。杨行密写信给孙儒,信中表示:我俩压根就不是敌人,我来扬州就是要报老领导高骈的大仇而已,如今大仇已报,我也是时候回家了。以后扬州就拜托你老人家了。

在信中,杨行密还特别劝告孙儒要心秦彦和毕师铎这俩奸邪之人。

二策是打脸充胖子。杨行密以淮南替总司令的名号,联系宣武总司令朱温和感化总司令时溥,给他们送礼,要求和他们结盟。

最后一策,投石问路。将和州孙端派来援助他部队两千人,遣回和州。

这招极其狠毒。从扬州到和州或到庐州,方向一致,道路也一样。也就是,杨行密将这两千和州军抛出来是为了试探一下孙儒的反应,看看是否和袁袭的判断一致。

当然,和州军蒙在鼓里,因为回家而非常开心。幸好他们运气不错,孙儒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们得以身而退。

杨行密非常谨慎,在和州军走后的第二天,又命心腹大将率军一千人,将一些辎重和军质运回庐州。

见到孙儒依然一点反应都没,杨行密才放下心来,准备挥军面撤退。

安排妥当,正要走时,宣武军区内营司令张廷范抵达扬州,给杨行密带来了一个重磅的消息:朝廷正式下令,淮南军区总司令已有人选。

原来,就在杨行密的内部清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久没发出政令的唐廷针对淮南的动乱发布了一个决定:任命朱温为淮南军区总司令及征讨蔡州的东方总司令。

朱温不费一兵一卒就从名义上取得了对淮南的控制权,高兴不已。立即派出张廷范将朝廷的任命状送去扬州,并下令提拔杨行密为淮南战区副总司令。

朱温鉴于形势所迫,难以分身到任,又决定让宣武的作战参谋长李潘前去代任,企图遥控淮南。

既然是朝廷任命,那就名正言顺,杨行密的是否退兵又得重新评价。

杨行密很高兴,隆重招待了张廷范一行。可是得到消息却让他高兴不起来,新任的总司令,代总司令都不关他事,他只捞了个副司令。

一直非常隐忍的杨行密怒形于色,明显是一种不接受的表情。张廷范见状,知道淮南难于就范,立马派出密使,将扬州的情况跟朱温汇报,并建议朱温亲率大军来扬州,夺下淮南实际控制权。

朱温接受建议,在宋州集结军队,准备出征事宜。

这时候,朱温派出去的“淮南遥控器”李潘却逃了回来。朱温一头雾水,一经询问才知道,李潘经过感化军区的泗州时,被感化军区总司令时溥袭击,差点就没命回来。

朱温没想到时溥做事那么粗野,非常生气。

地位相近便是敌,同是豪强的朱温和时溥关系一直非常差。

时溥是个政治暴发户,经过多次非常规操作后,成为一方豪强。后来,行了好运气,取得了黄巢的头颅进献唐廷,并凭此取得唐廷平定盗匪的第一战功。

朱温真刀真枪干个半死,却还在他之下,一直耿耿于怀。

蔡州秦宗权称帝后,时溥就成了蔡州剿匪总司令。可是他老人家却既没战法,也没计划,又害怕老秦这个疯子,在一段时间内装傻、装死,毫无作为,将蔡州的压力部倾泻到朱温身上。

因为地缘关系,朱温无奈成了蔡宗权的首要攻击对象,逐渐也在这场战斗充当了主角,损兵折将,心情更加不爽。

我见他人很厌恶,量他人见我应如是。

时溥也非常不喜欢朱温,首当其冲是妒忌他强大。

具体到这会,对唐廷在淮南的任命就非常不满意。一来,老时自认战功唐廷第一,任何好事都应该先给他;二来,他目前还是蔡州剿匪总司令,兼任淮南总司令也是情理中的事。

时溥袭击李潘纯碎就是为了“心里平衡”,感觉是在赌气,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

现在去扬州的道路,部被时溥封锁。朱温正欲发作,身在扬州的张廷范又逃回到宋州,将他从淮南刺探到的情报详细向朱温汇报。结论是“杨行密不容易对付!”

当下,朱温想要控制淮南,唯一出路就是,必先打趴感化时溥,再打趴杨行密,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时溥你等着,有你好看的!”朱温恨恨地在心里记下了仇后,就冷静了下来,决定采取怀柔政策,冷处理淮南事宜,稳住时溥,笼络杨行密。

因为,他目前的最大敌人还是蔡州秦宗权。

888年2月,朱温上疏唐廷,推荐杨行密当淮南战区代司令。

杨行密得到消息,非常高兴,现在他是淮南地区总司令唯一合法人。撤兵既不符合他的身份,也不符合大众的审美。况且,现在有朱温撑腰,他也不是很害怕孙儒。

唐帝李俨批准了李温淮南奏章后,却突然病了一场,进入生命的倒计时。

唐廷也将进入再一次的换代,另一场风暴也由此酝酿而成。***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