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五十六回 饮鸩止渴 群狼时代

第一百五十六回 饮鸩止渴 群狼时代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王重荣之死除了性格的原因,还有一些心理层面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有人少年成名,有人老来成器,有人迅速陨落,有人经久弥香。急不来,也强求不了。但无论再怎么精彩,每一个时代终将离去。

一切都会过去便是部真相。

王重荣却不是这么想,他拼命想抓住抓不住的东西。

随着年老体衰,王重荣对军政的控制力迅速下降,兵是利器,这使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为了对抗这种恐惧感,或者为了弥补这种缺失。王重荣便通过用法严酷以增加对下属的威慑力,寻找一种控制感。当然,这是饮鸩止渴。

因为自己曾经就干过反了上级的勾当,王重荣对身边的人更是疑心重重,营门官常行儒也因此受过他的惩罚,深感羞辱,决心报复。

6月12这一天深夜,常行儒带着自己的亲兵攻击王重荣的官邸,王重荣扛不住暗中逃到自己的别墅,藏了起来。

第二天天亮,常行儒搜捕到王重荣,不由分,就把他砍了。

随后,王重荣的哥哥王重盈以报仇为名,率军进护国砍了常行儒,并接替重荣为护国战区司令,原自己治下的陕虢战区则由儿子王珙接替,王氏依然控制两地。

虽然过程平淡无奇,但正是这种平淡让人觉得事有跷蹊。

有史料称,常行儒杀王重荣后曾宣称拥戴王重盈。

联系到王重盈死后,王重荣的养子王珂和王重盈的俩儿子争夺护国权柄的事情,让人觉得王重荣的死没那么简单。

事件中王重盈的运筹幄也似乎使整个事件有了以下这一番解读:

随着王重荣年纪的增加,对权柄的把握日渐显得力不从心,河中一大摊子事,特别是盐利的必须有人出来处理,河中继承权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本来这是自然规律,但是王重荣偏就不服老,对继承人的事情模棱两可。

更麻烦的是,王重荣没儿子,因此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各方虎视,各种势力暗中涌动,这也是王重荣之所以用酷法统治的原因之一,既是性格上的延续,心理上的安慰,也是为形势所迫。

后来,老王的酷法也渐渐失效了。

无奈之下,王重荣就将哥哥王重简的儿子王珂过继为养子。这其实就是对外界一个信号,他准备培养王珂成为河中下一届接班人。

本来以为这就安。殊不知,最安的时候,其实也是最危险的。

王重荣的哥哥王重盈,俩人一起从军“皆以毅武冠军”,都是特别有手段的人。

王重荣发达后,就将哥哥王重盈拉到重要位置,任陕虢节度,政治上虽是唐廷正式任命,但暗中也属于河中控制。

王重盈有两个儿子王珙和王瑶,本来想着会被王重荣选为下一届的继承人,未曾想半路给别人截了胡,心里非常不满。

天下是他打下来的,他却无法将福利留给儿子,还要眼睁睁看着他的侄儿爬到他头上拉屎。

刚好这个时候,营门官常行儒被王重荣惩罚,对领导非常有情绪。

于是,王重盈就暗中找到常行儒进行密谋,除掉王重荣,取得河中控制权。群狼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尽管王重荣是王重盈的亲弟。

引常行儒杀了弟弟王重荣后,王重盈立即以报仇为名率军进入河中总部,将常行儒灭,最后取得护国和陕虢两地控制权。

8年之后,王珂不负养父王重荣期望又将河中的权柄夺了回来,这是后话。

王重荣死候三个月,扬州一个叫王奉仙的邪教尼姑了一番话,正好又与“红羊劫”相对应。

王老道翻了几下白眼,屈指喃喃道:“江淮地面将发生极大的灾难,必须有一个大人物死亡,才能转忧为喜。”

所谓的江淮大地,指的就是淮南军区、镇海军区和宣歙军区等一大片土地。江淮是高骈治下、镇海由周宝主持,宣歙的新任领导人是秦彦。

三个大佬,究竟谁比较该死呢?***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