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一十五回 华州战役 连锁反应

第一百一十五回 华州战役 连锁反应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借母亲之死,杨复光侥幸从蓝桥撤军,离开了是非之地。

这时,唐廷的另一联军却悄然从东面攻击金统的华州。昭义司令高浔联合河中司令王重荣,联合取得了金统控制下的重要城市,华州。

华州是金统政府的主要“国土”。战略位置重要,是长安通往东部的要冲,华州失守,黄巢与东面诸军的联络便被切断。

华州与长安的距离大约只有80公里左右。唐若以此为据点,好好经营,长安必然不得安宁。

黄巢刚被杨复光搞得心神不定,又来这一茬,马上做出了反应,调兵遣将,一场围绕华州的争夺战正式打响。

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打扫外围。黄巢担心在他力攻取华州之时,大本营都骚扰袭击,干脆对长安周围的据点进行清扫。

黄巢命王播、朱温率部众围攻兴平唐军,双方于涝水、渭水间大战数阵,结果唐军大败,邠宁、泾县、凤翔三镇兵败退乾县及岐山,朱玫又退兵邠州。

第二步:牵制。一策是专门大据点的,毕竟要一吞掉这些据点难度还很大,当前主要是重夺华州,只要让他们原地不动就可以了。

涝水、渭水战役之后,黄巢再调朱温驻守东渭桥南侧,战略上牵制东渭桥之北岸的李孝昌、拓跋思恭联军。

随后,黄巢又派宰相尚让亲临东渭督察朱温部,向东渭桥的北岸发动了猛烈进攻,以使渭河北岸官军不敢东顾。

打完这漂亮的两步后,主菜才上场。

最后一步:取华州。

八月,黄巢派大将李祥取华州,双方在石桥摆开阵容厮杀。

此时,唐军有两个致命的缺陷:首当其冲是各自为战,缺少统一指挥。因此才会出现据点被扫荡,大据点被牵制。

第二个是缺少一个有威胁的落脚地。本来华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战略要地,可是高浔和王重荣取得华州后,双方却在战功等问题上矛盾不断。

最终王重荣带着军队拂袖而河中,华州由高浔的昭义军单独屯守,势单力薄。

果然,高浔力量不足,一战就李祥打得丢盔弃甲,率部撤退,华州重回金统控制。

华州再度失去,引起了连锁反应。

东渭桥北侧的李孝昌、拓跋思恭见金统政府军来势凶猛,一面拼死抗战,一面求援。可是拒战一日仍不见援兵到来,率部退守富平。

朱温率大军乘胜杀过渭河,相继攻占高陵、栎阳,西逼泾阳,东迫河中。

见此形势,河中王重荣怕被朱温端了老窝,也不敢动弹。

而退入河中的昭义司令高浔,又被手下大将成麟杀死,部队被成麟控制,带回老家潞州。

唐军面处于劣势。

短短几个月时间,黄巢连取得兴平、华州、东渭桥大捷,势头非常猛。

十月,黄巢又派朱温和右军统帅孟楷统大军乘胜北进。

十一月初,黄巢有遣军对退守富平的李孝昌、拓跋思恭二军发起突然袭击。俩人在东渭桥之败惊魂未定,兵士无心决战,又遭到袭攻,惊慌之中弃城北逃,回老家去。

至此,威胁金统长安的唐军部瓦解。

本次大捷中朱温的表现非常突出,一举成为黄巢的得力马仔,深得信赖和宠爱;另一面也为黄巢的旧班底所妒忌,在袭击富平战役中,更和孟楷留下了牙齿印,两人相互不鸟,渐生嫌隙。

这时是公元881年。

本年,唐帝李俨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年号”,将沿用了一年七个月的“广明”年号废掉,改号“中和”。

因为“广明”已让黄巢拿去做祥瑞宣传,干脆就废掉。此外,也是希望改改号,去一下晦气。

“中和”的概念在我国非常高端深远,“中”即务本,“和”即乐本。也不知道李俨要务啥本,乐啥本。

或许李俨觉得听起来够悦耳就可以了,没考虑过太多其他。

改完年号后一个多月,天上星辰大乱,互相交流,好像织布;人间星云亦如是,一颗重量级的“文曲星”陨落。

此“文曲星”正是和皮日休齐名的,集成大家陆龟蒙。***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