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一百零一回 西逃西川 百二重关

第一百零一回 西逃西川 百二重关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消息传来,莫东都洛阳,就连首都长安也是人心惶惶。

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华州城已经面崩溃,城军民都跑上华山避难,城里空荡荡,毫不设防。

时值冬至,本来是祭天祀祖的日子,迫形势严峻,唐帝李俨也顾不了那么多,召开紧急高层会议,商讨对策。除了掌权大太监田令孜,还有政府要员崔宰相和豆宰相。

豆宰相首先给大家介绍了情况,并表示已经征调各战区特遣兵团及左右神策军守卫潼关。

见领导一脸惧色,田令孜父爱爆棚,拍了拍胸,豪气发言,“请准我挑选左右神策军弓箭部队,前去守卫潼关,我愿意为皇上打头阵。”

一番话并没有激起李俨的热情,他冷冷道,“禁军将士不熟悉战场厮杀,恐怕没有用处。”关系到生死大计,他也相当明白,事实也确是如此。

这些年唐境遍地火灾,曾经那支“横扫内外,所向披靡”的铁军已在到处救火的同时将自己玩残。减员严重,又争不到兵源,日渐萎缩,基本沦为无牙老虎。

而田令孜指的这支神策军,还不是属于救火的“野战序列”,而是属于保安型的“禁卫序列”,即是不堪中的非常不堪。

禁卫序列也就是保安,在唐廷做保安待遇国最好,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还有经常性的额外赏赐。在升官和法律方面,也享有特权,相当牛逼。

待遇优厚,准入自然也高。当然这准入条件,不指个人素质和能力这些硬件,主要涉及背景和财富等软件。

白了就是专招富二代和官二代。这么一来队伍就基本毁了,这些人平常穿得花枝招展,以欺负弱势群众为乐。

既然大家都知怎么回事,田令孜也再不多废话,“从前,安禄山叛变,玄宗前往蜀中避难。”直接摊牌,打不过话,咱可以跑啊。

田令孜之前已经经营西川多年,现在他的兄弟陈敬瑄正替他守着,多少还有点底气。

不过这话还是顾及了李俨的面子。意思,跑归跑,但是咱也没必要觉得丢面,您的祖先,号称千古一帝的李隆基先生当年就让安胖子赶到四川。

一旁的崔宰相补充,“当年安胖子只有5万人,比起现在的黄巢,有天壤之别。”意思,人家千古一帝给5万人就赶怕了,按照这个数量,您老是万古一帝,毕竟黄巢有60万军队。

豆宰相也不甘落后,“按照目前形势,咱是守不住了。好就好在,田太监为帝国呕心沥血,早就安排好西川的退路,现在三川的司令都是田太监的心腹,比起千古一帝,咱可是运筹幄,决胜千里之外。”

田令孜对两位宰相的发言表非常满意,微微点头。

上次,在和杨复恭的对撼中,田令孜碾得杨党体无完肤。

现在整个宰相班子都是他自家人,所谓的商议对策,其实田令孜早就私下跟宰相们交过底,定下西出西川的决定。

估计之前也有演练过,谁该什么台词,大家都心中有数。感觉让人糊弄,李俨不大高兴,对西逃不做是否,只决定先守潼关。

潼关地处黄河渡,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有“百二重关”之誉。

自汉代建关以来,潼关城址历经多次搬迁,在唐代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唐人利用自然地理形势,关南依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城南面有一山谷叫禁沟,深四五十米,宽二三十米,普通人难以逾越。

除了天然屏障外,禁沟的西面还设有十二连城,按照一里一城配置,每城配士兵一百人。此外,禁沟两侧还有数十个关隘。

北面的黄河在潼关处形成90度的转弯,水深,河宽,水流急,又是一天然的屏障。

对岸的“风陵关”对潼关形成强大的辅助。此地有女娲墓,冢高2米,周边30米。女娲为风姓,陵墓称风陵,因此得名。689年,唐廷在此置关,称风陵关,成为潼关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

城东,也就是潼关的正面,关前只有一条路,一条北临绝涧、难依高原,中通一孔的孤道。《水经注》将这条“仅容单车”的5里路称为“五里暗门”,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目前,从账面看来,唐廷手握险要也未必会输。于是,围绕潼关天险,唐廷做人事调动。

派出神策军三员大将张承范、王师会和赵珂率神策军前往潼关,另令附近博野和凤翔两个军区派军增援潼关。

田令孜任国兵马大元帅。令人惊奇的是沉寂了好一阵子的杨复恭也得到一个职位,国兵马副元帅。

之前被田令孜打成“飞龙使”后,杨复恭就一直住在长安蓝田,借养病,实则避难。李俨之所以重新启用杨复恭,也是对田令孜已有不满情绪,田、杨的博弈又重新上演。

几天后,黄巢攻陷东都洛阳,再下虢州,来到潼关之下。

敌我对侍,潼关保卫战一触即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