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八十回 猛攻中路 五州屏障

第八十回 猛攻中路 五州屏障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黄巢在北路如鱼得水,连下郓州、沂州,风头正劲,怎么突然南下攻击宋州?

宋州是军事重地毫州的卫星城,唐廷北路的主力屯扎在此,典型的硬骨头。打这里,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自开赛以来,黄巢和王仙芝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能不正面接触,觉不接触,能逃则逃,避开主力,积蓄力量。

这会,黄巢却一反常态,是他胆肥了,想叫板唐军主力,还是想出奇制胜,打宋威一个措手不及?

实情都不是,黄巢也是被迫无奈。

起事军在河南分兵三路,各路虽不相连接,却都有呼应。

攻击时,合一而攻;遇强时,又化零而逃,相当艺术。

综合评估起事军状况,以及自身的力量,唐廷也做出了分兵讨伐的战略调整:

北线由剿匪总司令宋威领衔,以毫州为军事基地,负责对黄巢部的征剿。

南路以蕲州为军事基地对付王仙芝,由剿匪副总曾元裕指挥。

各路援军也兵分二路,分别增援宋、曾两军。

为了确保这个战略实现,唐廷决心从中路下手,将尚让的中路抹掉,将南北两路起事军打断,确保分兵剿匪策略的进行。

于是,唐军突然发力,猛攻中路的尚让。

黄巢收到尚让的情报,也深知其中利害,随即带兵来救。

两军在查牙山完成会师,唐廷本来就是分而取之,不想却弄巧成拙,硬生生逼着它又长胖了。

唐廷立马停止了所有军事行动,等待战机。

黄巢也是挺得意的,带着兵又回去东北边闹去。

一计不成,唐廷又布了一个更大的局:唐廷再不管中路的尚让了,唐廷在毫、宋、陈、蔡、许五州建立了一条军事防线,将起事军直接砍为两段。

相对于王仙芝的处境,此时黄巢部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北方无路,南下有五州封锁线,黄军被压制在方寸之地。

黄巢屁股一紧,感觉一下子让唐廷抓住了命门,立马做出反应,攻击宋州,试图打通和王仙芝和尚让的联系。

从地图上看,宋州在整条防线的最东端,距离黄巢最近。

而且侧翼只有一个点毫州,虽然是个最强点,但无论怎么看,五州之中只有这个点最合适。

唐廷精细布的大局岂容黄巢撒野,剿匪总司令宋威也亮出了自己的家底,亲往宋州坐镇,指挥作战,态度很明显,长官在此,谁也不许退。

宋州的实力也在短时间内暴增,除原有平卢军1.7万人,禁军3千,忠武和宣武的数千援军,唐廷还加派了7千忠武兵来救,宋州总兵力达到3万之众。

战斗开始,黄巢先胜后败,丢了2000多条尸体就被迫撤走,这也标志着唐廷的分割战略取得了成功。

黄巢见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接下来就只能靠运气了。继续在北方捣乱,在家乡冤句周围打游击战。

相对而言,王仙芝就显得比较生猛,陷安州,陷随州,转掠复、郢。南方一大片平原,任由他驰骋,玩得十分开心。

目前,从唐廷的立场看整个战局,黄巢军被钉在一个区域内动弹不得,基本是死路一条;王仙芝军却还是无法控制,到处散播革命的火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先解决黄巢,再处理王仙芝。还是集中解决王仙芝,再收拾黄巢就必须进行决策。

唐廷选择了后者,放生了黄巢。

一连串的胜利使王仙芝的胆子一下肥了很多,打起了蕲州剿匪副总部的主意,带着兄弟们剽掠蕲州和黄州一带,其实也就是在外围干些抢劫之类的活,耀一下武,再一下扬威,并没有正式的攻击意图。

那知道,唐剿匪副总曾元裕给他这一闹,顿觉脸上无光,恼羞成怒,带着主力就要和王仙芝拼命。

一阵仗下来,王仙芝死了4千人,尾巴一直,跑得不见踪影。

梦想很肥美,现实却很骨感。

打闹还可以,一遇政府军主力就吃瘪。

政府军之强大,就是一道老王难以逾越的鸿沟。

慌乱之中,王仙芝想到了几个月前探子送来的唐廷招降令:

“如王仙芝及诸贼头能洗心悔过,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闻奏,朝廷当议奖升。”

也就是,如过投降的话,不仅往事一笔勾销,朝廷还会给个混进公务员的机会,从此打政府工,吃政府饭,高高在上,鱼肉百姓。***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