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六十九回 矛盾永存 此消彼长

第六十九回 矛盾永存 此消彼长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左右神策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把握着权柄,大笔一挥,派了一个叫牛丛的人去西川当节度使。

学历:进士;

履历:官至吏部尚书;

家庭主要成员:爸爸牛僧孺,赫赫有名牛党代表人。

综合这三项硬指标,牛先生任此职绰绰有余,不过从随后他在西川的表现看,有点不堪,是不是有人故意抹黑也不好。

矛盾是永远存在的,此消彼长。

这事还没完,宦官内部一些势力流也暗中发力,要争分西川一杯羹。

这个跟唐廷内部宦官集团的权力构置有关。唐廷内部的宦官集团有四个重要职位,称为“四贵”。

左、右神策军中尉,领导中央禁军,十足实力派。每当更朝换代,谁能领导这群人或者谁能让这群人看中的话,基本就能上位。

平时靠嘴巴,战时靠刀子。

另外两个职位是南、北枢密使,即是皇帝贴身秘书。

正常情况是负责传达,不参与决策。可唐末的皇帝,要不就是无话可,要不就是不想,再不就都连自己啥都不知道。久之,黑白是非就随这俩贴身秘书咋开心咋。

到了这个时候,枢密使的地位和权力达到空前水平。

其任命仪式基本和将相的任命相同,非常隆重,统一由朝廷用白麻下诏。

唐诏书分有黄、白两种麻纸写,举凡立后、建储、讨伐,及拜免将相等大事,用白麻;普通的制敕则用黄麻诏书。

目前,唐廷的枢密使话事人是杨复恭,前枢密使宦官杨玄翼养子,爷爷前枢密使杨钦义,叔叔前左神策军中尉杨玄价,来头大得惊人。

杨氏是宦官大族,虽然他们在血缘上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以一个“杨”姓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唐廷内部一股强大的势力,盘踞朝政。

早前,杨玄价从左神策军中尉上退了下来。作为杨氏的新生一代,杨复恭未能顶替上去,也使杨氏家族丧失了连庄的机会。

好在,杨复恭凭借家族势力在枢密院混到一个高职。

在成为枢密使的第二年,杨复恭就开始在西川经营自己的势力。

当时刚好南诏来攻CD,而西川无兵。杨氏家族一个叫杨庆复的人,时任泸州州长,借着战时的特别情况和家族的势力,便在西川大量招兵买马,待遇各方面的条件都特别好,应征的人非常多。

杨庆复也是个将才,让这帮人进行了地狱训练,采取一对一对决,通过层层淘汰,选出精兵三千人,这支部队叫“突将”。

后来,这支队伍在CD保卫战中历经淬炼,战功赫赫。再后来,凭借着强硬的后台,这支队伍在战后就被保留下来,由杨氏牢牢控制着。由此,在西川的军政大局中,杨氏的份量也相当大。

牛丛上任后,这帮人就不给他好果子吃,导致上下摩擦不断,终于在酋龙再次来攻西川时双方大爆发。

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延伸到西川的权力争夺,这也是黄景复在大渡河边苦等一月,迟迟不见援兵的原因。

却,酋龙跨过西川大渡河天然屏障后,迅速将战火推到CD。

酋龙知道CD有戒备,根本就没有取CD的打算。实际上,酋龙也就带人过来抢点东西,用最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跟CD硬碰硬的话,得不偿失。

于是,酋龙又学起唐人玩政治。派了自己的宰相坦绰送信给牛丛,自己并不是有心来侵犯边疆,实在是非常挂念皇帝,想当面跟他老人家诉诉衷肠,拉拉家常之类的。

一听就知道是放狗屁!估计酋龙还以为现在在位的是李温。

接下里,酋龙更提出了非常异想天开的想法“其实我打心底就不想打你CD,也就是行过路过,借你们的地方住上几天,然后顺道到长安探望你们大老板。”

明摆着的是天方夜谭嘛,估计酋龙也就是着玩。

那知道,牛丛人很实在,居然想答应。

主帅的软弱表现激怒了众将。

见到时机成熟,突将头头杨庆复就跳出来,牛哄哄地“以为不可”,丝毫不给领导留面子。

像四川这样的边防大镇,军政长官那是具有绝对权威,总体上一不二。杨庆复这么干莫非活腻了

杨庆复,你腻还没轮到我腻。当场发飙,喝出左右直接将南诏的使者砍了一大半,吓得牛丛面如死灰。

随后,杨将留下的两个南诏活遣回去送信,趁机侮辱了酋龙一番。

混军队靠的是实力,这事过后,牛丛在军队里已毫无声望,将领基本不听使唤,而突军势力也趁机取得了对四川军政的领导权。

酋龙见CD城墙硬,决策层更硬,心情也不怎么好,再想起当年CD城的滚烫的铁汁,心有余悸。眼看捞不到便宜,便放弃CD,即行撤退。

正当两派宦官势力斗得热火朝天之时,宦官集团中一股不起眼的力量却以迅雷掩耳不及盗铃之势迅速崛起。***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