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六十五回 佛骨诅咒 密宗法坛

第六十五回 佛骨诅咒 密宗法坛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最有效的统治是将国家政治和宗教愚民合为一体,政治家热衷宗教活动多半出于这样的考虑。

迎接佛教圣物佛祖舍利,无疑是最有效的“秀”。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6位皇帝从事过“佛指舍利送迎”的宗教活动,加上懿宗李温和他的儿子僖宗,一共有8位。

虽然每次背后的原因都非常复杂,但是迎送的时间节点上却无一例都处于社会矛盾极端多变和复杂的时期,基于安慰民众,笼络广大信众,实施有效的统治的考虑而为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佛骨迎送的宗教活动不仅没有提高每一个特定时期的统治效率,反而使社会矛盾急速激化,内忧外患被无限扩大。

更恐怖的是佛骨迎送的领导人居然连遭厄运,死于非命。

唐高宗迎奉法门寺佛骨次年即患风眩病,第二年大病一场,没扛住就死了。

武则天迎奉佛骨不到两个月即因宫廷政变被迫让位于唐中宗李显,之后九个来月就一命呜呼。

唐中宗和韦皇后以髮代身将佛骨送至法门寺,后来居然被老婆和女儿合谋毒死。

唐肃宗迎奉佛骨一年后,大病一场,又在宫廷政变中吓了个半死,不久就撒手人寰。

唐宪宗迎佛骨满一年,中毒吐血暴毙于大殿。

最幸运的是唐德宗李适,迎佛骨后没遭什么大难。估计是李适先前遭的难已经够多了,佛祖偶尔发慈悲令他善终。

梳理下来,按照84%以上的诅咒率,李温能逃过“佛骨诅咒”吗?

迎佛骨当日,唐帝李温表现了极大的虔诚,亲自到安福门迎接。

佛骨到,他立马下楼,走到佛骨前,行了个膜拜大礼,悲痛哭泣,泪流满面。感觉像年轻见到偶像一样。

至于李温的举动究竟是为政治秀做足戏份,还是诚心为自己的健康祈福,咱也不得而知。可惜李温已死去千年,要不就当面问问他。

估计是后者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自己都快死了,哪里还顾得上国家、政治、民族和大义。

迎佛骨的大型活动还没结束,诅咒就找上李温。

大病一场后,已奄奄一息,准备归天。

当然,这也不能赖迎佛骨,很多事情,当意识到出问题已为时过晚。

积重难返,佛也救不了,国家如此,健康也然。

这时,控制宦官集团长达7年的左军中尉刘中礼,将自己职位传给了养子刘行深,顺利实现了权力过度。

873年7月16日,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将李温的第五个儿子,学六年级学生李俨封为皇太子,处理帝国大事。

李温有8个儿子,李俨是最合适人选。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是:12周岁,生于深宫之中,宦官带大,老妈早死,没外戚之忧,最后结论是:易制。

19日,李温终于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估计是因为迎佛的优异表现,被佛祖相中,收他去做伙计。

李俨被官宦拥戴,登基成为唐帝国第18位皇帝,称僖宗。首相韦保衡加封帝国最高摄政,刘行深、韩文约封国级公爵。李俨的贴身宦官田令孜也凭主瞬间爆红。

咒死李温还不够,随后佛骨再显新威,算起了大账,一点也不给新君李俨面子。

潼关以东,黄河以南一大片区域发大水,唐帝国一片泽国,人民水深火热。

李俨背后的团队,见架势不妙,赶忙让他下令将佛骨送回法门寺。

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法门寺的塔下地宫,用佛教密宗曼荼罗结坛供养,也就是千年后人们发掘地宫时看到层层内室和重重藏宝的形式。

曼荼罗,梵文Mandala的音译,“法坛”的意思,据是佛教密宗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个人理解相当于现代人摆个风水局,号称既能破灾消难,又能带来鸿鸿大运,技术含量也不见得很高。

可是,即便有曼荼罗供养,仍不能保平安,诅咒接踵而来。***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