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五十三回 以退为进 平步青云

第五十三回 以退为进 平步青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权力集中,政治自然就平稳,这是国家大幸。

南面虽打得火热,唐廷的政治生活却波澜不惊。此时唐廷决策层,宦官集团的话语权依然最重,相权和帝权都处于劣势。

因上次杨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唐帝李温也再不敢妄动。

见可做的事不多,李温干脆甩手不干,又装起孙子,吃喝玩乐,不理国事。

自从杨收倒台后,唐廷的宰相班子也有了一些调动,刘瞻代替徐商成为宰相。

新班子的排名上出了一点变化:于琮、曹确、路岩、刘瞻。排名虽如此,但是李温却把大权交给宰相路岩,路岩也成了实际上的宰相首辅。

李温此举,表面上看是表姿态,对宦官集团示好,显示其无二心。

更深一层,他却想以此为筹码为女婿韦保衡的青云路添砖加瓦。

这一招“以退为进”,等于向刘中礼为首的宦官集团隔空喊话:权力我放开了。不过,大家秉承互惠互利的原则,你们也给个彩头,把我这女婿给提上去。

大家都是聪明人,破了就没意思。很快,李温的积极主动就得到回报。

这事技术含量也算很高。

870年正月未过,一份奏章上递到中央决策层,内容是针对河东战区最高领导人康承训,攻击其在讨伐庞勋战斗中是故意逗留,消极怠战。

了解这一过程的都知道,这事不能怪老康,当时他在新兴挂帅讨庞勋,各路军队迟迟未能到达,当其时他也就一光杆司令,实在是难为无米之炊。

还没完,奏章又攻击,康承训在取得胜利之后没有斩草除根,贪图战利品,发战争财没有快速上报。

这么一基本就明白了,老康你子不老实,发了财也不来打点,自己藏着掖着,还当别人不知道。真是叔不可忍,婶更加忍不了。

实在,凭这么两件瑕疵就要扳倒地方大员,未免过于牵强,也太过夸张。

河东就是山西太原一带,唐的发源地,唐老祖李渊就是在此地起兵,最终改朝换代的。除了拥有光荣的传统外,河东一直也是唐廷的战略要地,长安北面的屏障。

一句话,能来这里做长官不是能力超群就是战功赫赫。康承训能主政此地也是因他平定了庞勋起事的功劳。

不过这奏章却非同可,因为递奏章的人不是普通人!

爬头署名的是当朝宰相、皇上的宠臣路岩,紧随其后的是皇帝的好女婿韦保衡。基本看署名就知道是领导故意找茬,老康难道一劫。

一切好像按照剧本的安排,唐廷立刻反应,将康承训先贬去为皇帝的弟弟教书,再贬到广东恩平,从地方大员贬到不毛之地的不入流官,坐了一回“跳楼机”。

唐廷对大员的处置流程一般都是贬,再贬,赐死。康承训没死已经是万幸了。这个时候就是真正是拼人品的时候。

老康之所以没死就因为他确实是帝国的好孩子,没有得罪太多的权贵,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没有过多的遐想。

事情玄机是这样:平定庞勋后,唐廷一时间过于兴奋,大面积封官,有多大封多大,有多肥封多肥。

老康得到河东节度使这个头彩,而他举荐的沙陀骑兵也有了云州战区,这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唐上下一片和谐。

可过一段时间后,唐廷却突然给自己的任命吓了半死。

康承训对沙陀骑兵有知遇之恩,沙陀骑兵从万军中救出康承训的事迹足够看出沙陀对老康的感激之情。虽然沙陀骑兵的首领李国昌在朝廷监管居住。但北面的事情还是不可不防。

河东和云州两个战区相邻,一旦老康起意,按照他在沙陀中的威望,收归云州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么一来“河东+云州”随时独大,潜在威胁非常大。

这些事康承训虽想都未曾想过,但是这并不重要。身在其位,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整个事情理下来,才有了上面攻击康承训的奏章和雷厉风行的处理。

随后,唐廷还有操作,将云州军区又降格为原来的警备区,进一步削减沙陀骑兵的地盘和配备。

作为对唐帝李温的回报,宦官集团将这个上奏章的好差事,留给他的女婿韦保衡。

在官场中,攻击并扳倒地方大员,可是一笔非常雄厚的政治资本。更何况韦保衡天生就是这个料子,之前干掉过宰相杨收,也是轻车熟路的。

考虑到韦保衡担任上奏过于单薄,难于服众,唐廷又给他指派了宰相路岩作伴,增加份量,做成完美一击。

这么一折腾,韦保衡名声大噪,身价暴涨。

到了870年4月份,韦保衡就代替原宰相曹确,登上宰相高位,两年升五级,号称中国官场最高纪录。***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