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三十九回 节节示弱 巨大陷阱

第三十九回 节节示弱 巨大陷阱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这事确实不能怪戴爷,他是带着作战任务来的。

唐廷的三路大军对徐泗地区采取的是围势,这也是唐廷对局部地区动乱的一贯对策。控制在一块范围内解决,防止蔓延。

唐廷的三路大军,康承训部驻扎新兴镇和宋州一带,是压制敌人西出;

王晏权部守住沛县一带,作为北面屏障;

戴可师部表面看是防止敌人南下,截断敌人逃入大海的出路。

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控制淮,保障漕运。这是唐廷整个战略中关键的关键。

按照既定的战略,戴爷决定先取都梁城,再下淮,最后才救泗州。

都梁城跟泗州隔淮河相望,是叛军重要的后援据点。拨掉这个据点,可以监视和牵制住围困泗州的叛军,为取得淮打下基础。目前看,这个步骤也是无懈可击。

此时,淮南其他据点的叛军都溜得一干两净,唯独都梁城还有士兵守军。戴爷虽觉得奇怪,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没费多大劲,戴爷就将都梁城团团围住。

可是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守军居然毫无骨气,跪在城上叩头求饶,要求戴爷给一点时间,他们开城投降。

这时,更匪夷所思的出现,戴爷见叛军讲得在情在理,心生怜悯,下令军队后撤五里。

估计戴爷也不想在都梁城花费太多力量,目前他要的就是都梁城这座城池,他担心逼得太紧,守军会狗起跳墙,得不偿失。

第二天,都梁城变成空城,戴爷也达到战略目的。一连串的顺利,让戴爷有点飘飘然,心骄气浮,不加戒备。

当天,都梁城突然升起了大雾。

正当戴爷想对这不祥之兆进行进一步思考时,城中突然起火,城外大量军队出现,杀声震天。

原来,这一切是许佶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许佶作为军副统帅,空降指挥泗州围点打援,打得非常漂亮。

收到唐廷戴可师带三万大军前来的消息后,许佶非常重视,这是围点打援战略实施以来,最大的一股援军,能一吃掉它的话,对整个战局意义重大。

戴爷走得慢,许佶对戴爷的步法也都了如指掌。

戴爷一到淮河南岸,许佶即命南岸据点的守军部做鸟兽散。给戴爷营造一种叛军不堪一击的假象,诱敌轻进。

实地里,一个庞大的陷阱已为戴爷和三万唐兵设计好了。

这些叛军暗中被命令到另外一个秘密的地点集结,由勇将王弘立带领。

都梁城的守军,就是一个饵,目的就是把戴可师的军队吸引过来。巧合的是,敌我双方的打算,恰好在实施上出现了“都梁城”这个交叉点。

戴爷要夺其为据点,叛军要以它为饵吸引戴爷。

本来,许佶在都梁城的打算是,由守军诈降作为内应,伺机发动袭击。

可是戴可师的突然撤退,一时间让许佶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戴可师识破了他的盘计划。

于是,许佶即令都梁城守军部撤退,将空城让给戴可师。暗中又让一些士兵潜伏下来作为内应,约定唐军如再回都梁城,以放火为号,发动袭击。

果然,戴可师又折回都梁城。

偏偏这时,天还帮了一把,给都梁城起了一场大雾。

叛军占尽了天时间、地利、人和,胜数已占了大半。

当天,城里升起了信号,数万叛军由王弘立带领猛扑政府军。政府军来不及集结,大败崩溃,三万人除了几百人跑了出来,其余都被叛军当白菜砍了。

戴爷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叛军割下他的头颅,呈徐州领赏。

许佶的战略眼光非常高远,吃掉戴可师部后,又趁机挥军挺进寿州。

在淮被叛军控制后,江淮的唐廷贡赋和商业沟通必须绕道寿州,给许佶这么一搞,江淮和中央彻底断绝,唐廷的七寸被紧紧扼住。

目前,唐廷三路大军:康承训撤退等时日,南路戴可师被完成打残,还有北路王晏权,他作为屏障,呈守势,并没有主动攻击的任务。但也比较窝囊,不断被叛军击败。

都梁城大捷的消息传到徐州,庞勋认为自己已是天下无敌。立即安排了大量宣传人员,制作公告和传单,散发到各城寨、村落,大肆宣传庞氏手刃唐兵三万的英雄事迹。

淮南的居民震动恐慌,纷纷逃往江南避难。

人流中,一队来穿着官署服饰的使者却逆着人群,向北往徐州方向赶去。***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