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二十三回 救命稻草 重夺安南

第二十三回 救命稻草 重夺安南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一连几个月,高骈一点音讯都没有。唐廷非常奇怪,就发文来问。

监军李维周见时机不错,马上将高骈往死里整,高骈在峰州做土老爷,消极怠工。

李维周捅了高骈一刀后,觉得天衣无缝,自鸣得意。随后一封密信却将他吓了一身冷汗。

信是领导杨玄价发来的,他警告李维周,这件事存在致命漏洞,弄权耍权这是主观感受,但是少发兵,不给粮却是客观事实,这事要是捅上天,责任将追到他身上。

李维周心神领会,立马派出了“监阵敕使”韦仲宰率7千人去增援高骈。一来是增援二来也是催促。

还有另外一层考虑,“监阵敕使”是皇帝专门派来监工的特派员。这么安排,事后还可以向上峰证明他李维周对收复安南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或许是天意,这个自保的决定,后来却成为高骈的救命稻草。

唐廷和李维周的信件就这么在来回走,反正每一个消息到达之后还会许多的操作空间,还会很多可能。

韦仲宰率军达到后,高骈军力翻了一番。听韦仲宰唐廷责怪,高骈和他的大兵们想都没想,命也不要了,直扑安南,将南诏打得屁滚尿流,形势一片大好。

南诏自国内外危机并发后,军力下降,军气衰竭,逢战必败。

捷报传到安南新首府海门镇,李维周不以为然,故意压着不上报。暗中又给主子杨玄价发了个密件。

密件将当前西南的形势了一番,还将高骈取得对安南的胜利也重点提了一下,并请示“安南捷报”要不要通过正式渠道报送,怎么报等问题。部的关键在于:谁来领功。

这时,唐廷正式收到了李维周“关于高骈消极怠工”的报告。

一时间,唐廷的决策层也拿不出个主意。毕竟西南这茬还需要高骈来搞,拿掉不是,不拿掉的话,消极怠工也不是办法。

关键时候,李维周的密件到达杨玄价手里,玄价略略想了一下,马上有主意。随后,唐廷的决策迅速出来,派王晏权接替高骈职位,同时命令高骈立即滚回长安。

上次取代高骈的人叫王晏实,这次取代高骈的人叫王晏权,这俩是亲兄弟,王家集团的重要成员,看来杨玄价在报答王宗实的路上确实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这会在安南战场上,打得火热的高骈然不知道又一个“猴子偷桃”的计划正向他接近。

高骈和韦仲宰强强联合,越战越勇,竟然打出新高度,大破安南首府河内城外围的南诏军,将河内城团团围住。沦陷了6年之久的河内城就在眼前,高骈心花怒放,这将是一项不世奇功,从此仕途也将无比光明。

围了十几天后,眼看安南就垂手可得了,高骈却接到一个怪异的消息。

消息从海门镇发出,签发人是安南的新任领导王晏权,王他已经和李维周会师,不日将率大军从海门出发去河内,命他暂回海门镇。高骈虽一头雾水,但大概心里也有个谱。

王晏权之所以不将唐廷的命令直接发给高骈,就是防止生变。毕竟现在玩的是“猴子偷桃”,弄得动静太大,怕高骈反抗。

三番两次被上峰当傻子玩,高骈现在也聪明了。他断定李维周和这个新来的王晏权会揽功,便和特派员韦仲宰商量对策。

河内大捷也有韦仲宰一份功劳,高骈无功,他也一个蹦都不会得到。于是,他给高骈出了一条对策。利用特派员身份,派心腹直接向唐帝李温汇报河内城的重大胜利。

为了迷惑李维周,高骈将军队交给韦仲宰,率亲信侍卫一百余人北返,摆出一副绝对服从上级安排的姿态。

高骈派出的心腹也是非常机灵,成功躲过了王晏权和李维周的船队,飞奔京城告捷。因为特派员的特别渠道,消息最终直达唐帝李温手中。

李温也心血来潮,直接加授高骈国级职务,仍镇守安南,并发下执行。杨玄价见事已至此,也非常无奈,顺水推舟赞了下李温,又将李维周和王晏权召回,“猴子偷桃”计划宣告面破产。

接到唐廷最新命令后,高骈立马赶回河内,督促兵将再次包围河内城,一轮猛烈攻击后,终于攻克,河内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随后,唐廷将地方军区安南升格为升级为国级军区。高骈也开始在河内城大搞基建,修建罗城,加强防御。史载,造屋40万余间。

时至今日,越南的许多妇女孩尚知高骈其人其事。

越南史论学家吴仕时,“高骈在我交南,破南诏拯一时之生灵,筑罗城以壮万年之都邑,其功传矣。”

在此,也希望我国早日平定河内,让越南民众回归祖国怀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回来吧。***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