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权力暗面 > 第六回 明王转世 建国罗平

第六回 明王转世 建国罗平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这份求救奏章来自浙江东道。

浙江就是钱塘江,因江水会“折”回来而得名。

东道就是东部。也就是钱塘江以东的一片区域,包括今天的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丽水、衢州、金华、杭州淳安县等地,统称宁绍地区。

宁绍地区自南北朝高度开发,经济一路高歌,在唐中后期一跃成为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但是,这并没有给本地区的人带来好运,相反随着唐失去对北方地区控制以及战争造成经济破产,唐廷将国家机器的所有运作费用都“恩赐”给宁绍地区,人民痛苦不堪。

即便是这样,这些老实人还是安守本分。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因为在解决温饱上已经耗费了所有力量,如果不是被逼上绝路,处于底层阶级的人是压根不会有反抗政府的想法。

这就好像问他们,你幸福吗?这么高端的问题,估计想都没想过,他们都习惯于逆来顺受。

这年冬天,一个“明王将转世搭救普罗大众”的诡异故事在宁波和绍兴两地疯传。所谓“明王”就是观世音菩萨,属于宗教一类的角色。

故事“明王”已经转世成为现代人,并于寅卯年月来到浙东的海上,名字叫“罗平”,要来搭救浙东的平头百姓。但凡生活艰难的日子,诸如此类的“安慰剂”就越流行,毕竟生活要有远方才有盼头。

无偶独有,宁绍地区有种鸟就叫做“罗平”。

这种鸟四只眼睛三条腿,虽难不保是一基因畸形的鸟,不过感觉还是厉害的。本地居民有鸟崇拜的习惯,他们坚信只要“罗平”一出现,本地就有好事。信为道源功德母,万事离不开一个信字,信有啥都有。

“罗平”来了,浙东人民期待万分。

撒布这些言论的,是一个叫裘甫的剡县人。他这么干是因为人他的职业----私盐贩。

剡县,现在的浙江绍兴嵊州,剡字两火一刀,算命先生这字不祥,有兵火象。后人就把“剡”改为“嵊”。

私盐是无本生意,海水这么一拦,再晒一下,就可以拿去换钱,爽得不要不要的。不过,在唐廷的法律范围内,这是违法。盐、茶、酒这些重要物资都为国家专卖,平头百姓不得染指。当然,实力超群的强人例外。

本来政府对私盐贩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大家相安无事,各自各精彩。可是年景变了,规则也变了,国家收紧了对盐的控制,私盐的经营环境日落千丈。

李忱统治后期,神策军垄断了酒专卖,名为养兵,实则是宦官将这部分收入放到自己私。

无奈之下,政府只能加重对盐、茶的盘剥,而私盐骚乱市场的行为便被列为一号打击目标。此时,私盐贩子也进行相应的更新换代,开始武装贩盐,与政府对抗。

唐廷一方面严厉打击私盐,一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严酷法律:私盐贩子持有箭器械者,逮捕后部处死;卖私盐五石,买私盐二石、煮盐户偷卖二石的,一律判处死刑。

裘甫和他的伙伴把这法律拿来一对,完了。随便那一条,都能让他们死上好几回,于是惶惶不可终日,寻求自救。

造反这事并不是今天三两个人一起吹牛,吹到激动处,拿起菜刀,找个扁担扎上个红色衣服当旗帜,跑到大街上就“揭竿起事”。高风险,高回报,自然技术含量也要有些。

一天,裘甫就招来了伙伴开会,商议应对。

“政府刚刚颁布新法,现在卖300斤或买120斤私盐,一律砍头!”裘甫首先发言。

“那又怎样?”有个伙伴应声道。

“是啊,抓得到咱才行。”有人随声附和。

“就那班龟孙子,刀不利索,人也不利索。”大伙哄笑起来。

这也是事实,当时官军的状态就是兵少将多,当官的比干活的多,挂名吃空饷也不在少数。兵器和铠甲等装备不是腐烂就是生锈,根本不能使用。

“我已收到消息,绍兴城里正在调兵遣将,恐怕咱们就大难临头了!”见大伙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裘甫煞有其事地恐吓。

这一下到点子上,刚才还乐呵呵气氛瞬间就凝固了。

裘甫又道,“咱之前跟政府的人走得很近,他们对我们也都了如指掌,一旦他们要对我们下手,我们一定会死得很惨!”

这会,在场的人都慌了神。胆大一点的干脆造反算了,胆的赶紧逃命,也有应从长计议,七嘴八舌当场就议论开了。

“为今之计,唯有先下手为强。反正是个死,博一把。”裘甫没多废话,直接为接下来的会议定了一个调子。

大伙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看向他们老大。毕竟对他们而言,造反是天大的事。

“我知道一个地方可成事。”显然,在此之前裘甫已经深思熟虑过。

“刘暀,你跟大家。”裘甫转向身边的一个叫刘暀的伙伴道,示意他介绍一下情况。

“好。”刘暀应声道。

“按照裘哥的指示,我仔细考察过象山,这里离开浙江东道的首府绍兴距离远,驻军很少,防守薄弱是起事的最佳地点。”刘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此地海滨多、岛屿多,丘陵多,水道多,进可攻,退可守;况且此地绿林好汉众多,若得他们支持,大事可成。”

宁波象山,因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而得名,由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象山的位置十分特别,处于绍兴、宁波和台州的三角地带。

因为气候环境恶劣,时不时来个台风、飓风什么的,因此民风彪悍。各类不法份子也多,沿海劫掠的有海寇、海盗;占山为王的有山贼、响马;纵横水路的叫**、水霸。群众基础相当好。

见伙伴们仍有疑虑,裘甫又补充“若成事,能成一方霸主;若失败,就逃往大海,最坏还能占岛为王。”象山地理特别,在其外围有密密麻麻的608个岛,实在是非常理想的退路。

见带头大哥都定了调,大伙都纷纷赞同,准备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于是,裘甫集团一面深入开展统战工作,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悄然准备起事;一面巧妙利用“罗平”的传,在群众中加紧开展宣传和舆论工作,为起事造势。

859年冬天,裘甫带领着伙伴突然攻陷象山,又下剡县,势头很猛。

分别在天台县桐柏观、剡西三溪两大战事中大败唐军。这么一折腾,裘甫立马就火了,人称甫帅。

山上、海上、其他地区无赖和亡命之徒听知他的事迹,纷纷从四面八方向浙东集结,一时间竟聚集了3万人。裘甫也毫不客气,自称天下兵马元帅,建天平国,国号“罗平”。

一个新的政体出现,应了明王转世搭救浙东平头百姓的故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