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夜五百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五日过后,十月十九日,京东路勤王军约定北上之日。山东人讲究个,要想走,三六九。所以一般出远门的人都会挑选带九的日子出行。

朝日如火,万里无云,站在山巅之上望着大军所处谷地之中,一副风吹杂鼓声,八百里连营的大军景象。

集结在此间的大军,京东路鄜延军主力,还有作为辅军的白梃兵一部。从此间到沂州府百里之内,但有平坦可以扎营之处,都是屯驻了军马。

此刻正是日上一杆之际,营中炊烟四起,而大群大群战马被骑兵亲自牵着,带到沂水边上去饮马消散洗刷。然后再将马牵回营中,在马槽中装满泡过盐水的上好豆料和铡得不许超过一寸长的草料,让战马吃饱,这些骑军才能进食。步卒捧着饭碗都去河边洗刷了,骑兵还在奋力的刷马身,这是疏通战马血脉的法子,最能保养坐骑筋骨,一个个浑身淋的透湿,肚子饿得咕咕叫,吃饱步卒故意在抱怨碗里油水太多,刷干净颇为艰难,气得一个个骑兵都直是猛翻白眼。

平日里行军途中,步卒纵然甲胄放在车上,自己身上干粮水长短兵刃扛着,走得满面尘灰,骑兵呼啸而过看得让人艳羡。但是入营之后,步卒就可进食休息,而骑兵还得把马祖宗伺候好了,这个时候就是步卒嘲笑骑兵的时候了。

能够准备去汴梁勤王,顶在第一线的自然都是精锐之师。随时准备打出去与鞑子铁骑做血战的。在此间次第集结过程中,待遇自然是一流的。刘军主已然下了严令,屯驻沂州府沿线军马,精米白面日常供应不必了。菜蔬必须是新鲜的。每日一顿肉食也是少不得的。

除此日常供应之外。营中总有锅灶十二个时辰都生着火,里面熬着的都是上好糁(sa读二声)汤。巡骑哨探无论什么时候返回,什么时候都能有热热的糁汤下肚。天气已然渐渐入冬,今年天气比起往常都要寒冷一些。身处山中,很多时候穿着厚夹衣都冻得手脚冰冷,各色辛辣香料药材都已经运上来在各营之中准备好了,每日都要熬出一大锅一大锅的糁汤出来供军士们取用。虽然军中手艺着实粗劣,就算有不错的材料熬出来的糁汤喝起来也总有股怪怪的味道。可是如此待遇,岂是历年来出兵放马的大宋军兵士卒可以想象?

厚遇如此,这些老卒自然明白,这是真要上战场和鞑子见见血了!

如此优越的供应,背后自然是有庞大的后勤体系支撑。半个河东路的官吏都忙碌起来,征集民夫,筹集粮草。更有黄河以南之地的那么多丰厚积储都被调运出来,源源不绝的朝北运送,最后再转运到集结之地来。

一向悠游尊荣的大宋文臣背地里如何诅咒这位刘军主不得而知,至少现在都得跳将起来。日日奔走忙碌,参与这些军需转运,动员民夫之事。奔走于途的官吏足有数百人,而日日在道中转运军资粮饷的民夫,则足有三万以上!

大宋丰厚的资源,终于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海量的铠甲军械,造价昂贵的各种床弩强弓,各种各样名目的军中器物,甚至包括很多火器,都从汴梁左近那些庞大的武库中调运出来,送往各处军中。河东路提供的是足可供大军所用的军械器物,而现在大宋河北义军,却是装备粗陋,多是只用一腔热血,在与鞑子死战!

刘光世嫡系刚刚集结完毕。朝廷立从汴梁转运五十万贯赏赐解发鄜延军中,更有朝中位高权重者派来使者打好了招呼,此次北上勤王,如果鄜延军能打出名堂来,刘光世加节度,加国公,加食邑。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刘光世到底是世家子弟,虽然平时荒唐了些。风度还算不错。遣人款待了使者一餐饭,收下文书便打发使者回转,还赏发了几贯赏钱。而使者在回汴梁沿途之中,也看到鄜延军还在源源不绝的渡河东来,各部都在秣兵厉马,随时有北上之态!

面对此等诱惑,刘光世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杨可世是三天前赶到的,一来就到杨家的嫡子杨崇明回来了,回来了又怎样,张就要这要那,还以为是当年天波杨府之时么。还就地募兵流民一千人,比杨可世晚走一两天,保证误不了发兵的良辰吉时,可笑杨可世也是个带兵的,竟然为此立军令状,什么违期不到,甘受军令,不过要是到了就要杨家单独成军,补给按照成军的常例给。看来这个杨家嫡子为了天波杨府的王位也真是豁出去了,连杨可世这样的猛将也可以做替死鬼,也不想想太平王的头衔能让这黄儿白白得了去么?杨家当年满门十二寡,这才追封了这个太平王。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老刘家封王了。想到这里刘光世不禁踌躇满志。

想要单独成军,行,本来大军在手的刘光世也不指望这三千民勇,只要杨可世白梃军重骑来了就可以,一群民勇能做什么,想要东西么,就别想了,吃进肚子里的肉想让他吐出来,别门了,窗户也没有啊。想到这刘光世看向渡,渡舟楫横铺,船桅密集如秋冬林梢,在阴冷乌云下,有股子压抑着待宣泄的悲壮情绪,鄜延军本部兵马都已登船,整装待发。

杨可世拢着双袖,站在近水的岸上,眯眼看着沂河冷得发白的水面。天波杨府确实没落了,以至于河东路这些官员都要跟杨家划清界线,杨可世身边,除了随他出行的白梃军侍卫,就孤零零的没有其他人了,捧红踏黑本就是官场上所有官员的基本功。

京东路主要官员都聚集渡为勤王师饯行,杨可世翘首眺望东面,河面上只有数点孤帆,驿道上也无飞尘扬起。抬头望望太阳,离日上三竿的吉时还差两竿,看来崇明是赶不上了。这数日来,西北风盛行,还下过雪,极不利北上行军,前日有飞骑传来消息杨崇明要率民勇走驿道赶来沂州府汇合。尽管杨可世沿驿道沿途驿站都留有足够的人手和食粮,千余民勇要在三天四夜时间里强行走近五百里的陆路,也近乎异想天开。

刘光世环视左右,京东路这么多官员都聚集在这里,与其是为勤王师饯行,不如是等着看他和杨可世的好戏。这个消息就是刘光世使人故意透露出去的,他笃定这一千民勇是不可能及时赶到渡的。

“这杨崇明到底几时才能赶来?”刘光世问身边京东路官员,众人看了看天,时辰才是日上一杆,便有人道:“大概白梃军军主率主力先行,总不能这时候就追究他失期的责任吧?”三天四夜时间内,率领千余民勇赶来沂州府,是谁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刘光世要是以此来责备杨崇明失期,只怕所有人心里都会替杨崇明得委屈、认为刘光世过于苛求呢。

当然,杨崇明如果失期,对杨崇明本身以及天波杨府的威信都是一种打击。

”这时间不是还早吗,军主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也有京东路官员早就看不惯刘光世的嘴脸,反正今天就出兵了,上了前线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两,也不怕话里话外夹枪带棒了。

刘光世回头看了一眼,驿旁的空地上是杨家新募的两千余民勇,白梃兵这边准备的骡马大车也有两百余辆;此外,还有四十艘乌蓬船载着补给物资先行,打算沿途提前做好物资储备。为杨崇明率三千民勇走陆路北上,杨家当真是花了一番工夫。

除了从白梃军抽调的和杨家老兵的八百余民勇队列尚整齐外,其他从本地招募的近一千三百民勇要不是给外围的老兵弹压着,怕是连队列都站不整齐。山东自古多强人,近期流民又多如牛毛,刘光世认为杨家不可能将杨家庄的防备力量都抽空,那从流民当中募集来的一千民勇能有什么状态就不难想象了。

三天四夜强行军五百里,就算是走驿道沿途还有人接应,对一等一的强兵也是极高的要求,刘光世才不信杨崇明能如期赶来沂州府汇合。

就在刘光世若有所思之时,远远驰来两骑,马脖子的铃铛发出特殊的响声,是报信传驿,还没有到跟前,传驿将信物交给外围护骑,人在马背大声报讯:“报督帅,天波杨府少将军杨崇明率千余民勇在十里铺歇脚整军,约一个时辰后,整军至渡,向督帅及诸位大人报备请行北上勤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