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大宋好相公 > 章二四七 李显忠之念

章二四七 李显忠之念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力支援北进!

这是政事堂达成的一致意见,杨椿不在,周麟之代表枢府,也是同样观点。

但是有个人却是看着徐州周边的比例精细沙盘,沉默不语。

他正仔细看着,经由运河运送物资到徐州的可能性,不过,越是看,越是陷入痛苦之中。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令訡,掌握临安府和帝国财富的男人。

不论是谁,都似乎疏漏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大宋府库,还能支撑他们打到什么时候。不知道是否是此前的缴获,让宰执们忽略了,打仗终究是花钱之事。

讨论半天,无论是陈康伯和周麟之,或是其他宰执幕僚,都没有提到耗费。

调兵谴将找到军队,但装备要跟上。

宋军队装备种类多样,数不胜数,对于后勤的压力巨大,每一项都会让赵令訡抓狂。

大宋的军队自然是要靠国库武装,并不像契丹或者女真,打仗还要自己带着战马刀枪,甚至还有粮食。

所有的东西合计在一起,便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数字。单盔甲,便是难以直视的一串数字。

宋制标准铠甲披户护臂要五百零四片甲叶,每叶重二钱六分甲身用三百三十叶,每叶重四钱七分战裙用六百七十九叶,叶重四钱二分头铠主体重二斤十二两,头铠护甲用三百一十叶,叶重二钱五分身共用甲叶一千八百三十五片,另有串线重五斤十二两五钱。

如此繁复的工艺,并且,制作数量起码要三四十万套……

这还只是盔甲,配上刀枪,尤其是弓箭,更是可怕!

刀是三贯三一把手弓两贯七钱一支手箭七十钱一支弩箭六十五钱一只战鼓六贯五一副军帐七十贯一副铠甲四十贯钱一副挡胸十七贯。

还有不少新配备的火药弹,如果是其他是既有配置,那么火药弹就是彻头彻尾的消耗品。

数场仗下来,已经消耗进去七百六十万贯!

陈康伯看见赵令訡脸色难看,便问道,“可是钱粮不足?”

“相公明知故问,如今,府库已经空的能跑耗子,再打两个月,连军士们的犒赏都发不出!”

“前次缴获颇丰,难道还不够?”

“我的陈相公,缴获丰厚,但是消耗更甚。除却李宝将军首次带回大批金银。后来的虞舍人和李显忠将军作战虽有缴获,但是大多有消耗进去。”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数次作战,要想收获大于支出,几乎不可能办到,除非一直能打到金国储藏金银的府库。”

陈康伯沉默了,这是躲避不开的问题,尽管战争会有些收入,但是不会一直都是收益。最大的收益便是土地和人等资源,那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至少到现在,都是要贴钱。

“不过,也不都是坏消息……”

赵令訡悠悠然开。

“鉴于战局良好,张镒等人联手,再次提出希望发行一百万贯战争债券,他们十分看好本次战争的胜利!”

辛次膺笑骂,“这些狐狸,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大宋取胜不过是毫厘之间,几乎是用些力气便可做到。他们此前得了便宜,现在闻着腥味,当然乐意扑上来。”

朱倬皱着眉头,“前次已经发生些火器监债券,如今再有战争债,若是倒是兑付不出,岂不是会让商人恐慌?”

赵令訡见此,便解释道,“若是当真如此,那便在旧债到期之前,发行新债,一次次抵消,也不是不可。另。此番求购我大宋债券,除了本国商人,还有西夏乃至大理,还有麻逸以及越李朝商贾……”

“嗯?为何他们也会凑上来?”

“想必,一是表忠心,再有就是看好我大宋债券给出的息钱。”

“他们回去放债不是更好?”

“国内朝局动荡,或许上一日还是钟鸣鼎食之家,过不得几日,便会家破人亡……”

不但宰执们想不到,连梁范自己也想不到,他们鼓捣出来的债券,成为了第一个国际化的财务流通方式。

……

……

至于北伐军的总协调协调,依旧引起争执。

当年绍兴北伐时的名将只剩下吴璘、刘锜与张浚。吴璘守着西线,刘锜眼下伤病刚刚有所好转,并不适合劳心劳力。

那么只有张浚,曾经决定永不起用张浚的赵构,多少心里也有些变化。

毕竟,他是朝堂不多有过大兵团作战之人。当然,也有一段无法躲开的历史。

富平之战中的大败,仍旧无法让赵构忘怀。

最后,只有落到并没有指挥过大战的杨椿头上。

当然,也并非是矮子里拔将军,至少在此前的作战中,杨椿的作用很是明显,十分合适的起到居中沟通调节的作用。

于是,仍旧是张浚知建康府,杨椿任枢密使,加封江淮东西两路宣抚使,统领两淮前线诸路军马。

……

……

得到命令的李显忠,已经开始向归德府方向移动,他的侧后,是海州出发的魏胜。

宋军由此出征,攻击的目标却都在淮南西路的北端。

金军重兵都集中在归德府、汴梁、郑州一带,两淮相对空虚,并且水军在完颜亮南侵过程中被李宝打残。

以山东西路和南京路交界地带为进攻方向,东路水军相机辅助,才是最合理的配置。

李显忠率部挺近归德!

此时他已经做好方位的计划。

其一便是尽起大军,杀他个天昏地暗。

其二么,便是大家坐下来,好好的聊聊天,探讨下和平解放归德府的可能性。

因为,对面的金军主将是萧琦。

萧琦在完颜亮南侵时候,曾经做过中军先锋官,统领十万金军贯穿两淮,击败邵宏渊。

他是辽国旧人,此前与李显忠也有过交手。

采石矶之战后,金军向瓜洲渡移动,李显忠曾率领一万余宋军挑战,收复淮西州郡。

其中,在在横山涧近与金国射雕军激战,大胜而还。

李显忠作为陕西李氏的后裔,再加上他自己的传奇经历,马上就引起强烈反响。

使得很多金军将领陷入回忆中,当然,少不了萧琦。

萧琦始终是辽人,即便在金国受重用,依旧是怀念故国。***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