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小说网 > > 二战异闻录 > 第八十一章 遭遇战

第八十一章 遭遇战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事实上,1941年9月20号左右的形势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德国人再一次展示了他们所擅长的闪电战战术。仅仅是西南方面军被围后的两天,大批德军就开始了对被围苏军的穿插分割行动,这种穿插分割导致不少地方出现了犬牙交错的局面。在当时深陷其中的雅科夫是没办法感觉到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那焦虑的情绪的。

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也并不好过,从9月9日开始,我所在的列宁格勒市就被德国人包围了,城里的水电开始逐渐被切断,形势一天比一天坏,当时我们周围很多人都认为这座城市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守。当时的我满脑子对苏联zf的厌恶,因为我才得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直所崇拜的托洛茨基死于暗杀,但我也对nazi德国丝毫没有好感。

于是潜越国境线前往芬兰成了我唯一的选择,当然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6月份我搞到的那本有着前往芬兰签证的护照--虽然战争爆发后理论上这个签证已经没用了。

我留下了一封信交给一位朋友,希望他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有机会将其交给我的弟弟雅科夫,然后就在一个德军未曾轰炸的夜里带着一个小背包离开了这座城市。

苏芬战争导致了芬兰在二战期间与德军一起进攻苏联,但芬兰人却认为他们并不是在帮助德国人,对他们而言,他们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并将之称为继续战争。在这种遍布芬兰军的思想下,芬兰人的攻击欲望在抵达了原边境线后就降到了最低点。正因为如此,苏联守军在面对芬兰部队时的防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但我的潜越依然状况百出、惊险不断,具体的经历我也许会在以后的回忆录里好好写写......但不管如何,我还是成功抵达了芬兰防线附近,在这里我被一支芬兰巡逻队发现了。

在之后的许多个日夜里,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当时我遇到的不是哈基宁·坎加斯迈基,而是某个仇视俄国人的芬兰军官,那么现在的我还会存活于世吗?

哈基宁·坎加斯迈基,他只是一个芬兰部队的小连长,却有着底层人物所罕见的大局观和对世界的清晰认识。他并没有指出我的证件是过期的,而是悄悄带着我回到了芬兰人那边,找到自己的朋友给我办了一份通行证。芬兰国内有德国人存在,他直接在我证件的国籍上填了一个瑞典国籍,并告诉我那些德国人一般也不会瑞典语言,所以我只需要说芬兰语或者俄语就行了!

我在跟他的交谈中,了解到芬兰国民对于苏俄的复杂情绪,对于芬兰人而言,曾经的俄国也是他们的祖国,在芬兰独立后,苏俄占据了他们的领土,结下了仇恨,但德国人的那一套宣扬别的民族都是劣等的说法也不被他们所喜欢,现在的形势是,芬兰虽然自认为是在保卫祖国,打继续战争,但世界似乎都认为芬兰是德国的仆从军,而德国军队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芬兰境内。令人悲哀的是芬兰这个小国必须摇摆于强国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避免因为彻底倒向某个强国而得罪另一个强国,是芬兰人必须学习和考虑的。

我凭着这份通行证很顺利的穿过了大半个芬兰,最终坐上了前往美国的海船,然后受聘于美国《纽约时报》,不久后,美国也陷入战争,我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世界各地,见识了最为惨烈的场景和最为黑暗的时代,我衷心的希望这些事情不要一再的重复了,因此才决定开始写作。

------作者安德烈·米扎耶诺夫·萨斯奇写于1946年1月纽约胜利大游行

大群的苏军士兵以漫长的队列行走在乌克兰大地上,由于可以搭乘坦克,整个高炮营以轮换的方式减少了休息的时间,雅科夫他们再次赶在了队伍的前列,这种特殊待遇一路上吸引了无数带着羡慕和嫉妒的眼神。

德军飞机依然不时出现在天空,庞大的队伍根本无处可躲,但也得益于队伍的庞大,每次受到攻击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兵依然无视天空中的威胁,继续前进。德军似乎也注意到了这股庞大的队伍,到了下午,越来越多的飞机以更加频繁的次数光临他们头上,红军部队在撤退的路上留下了一地的死尸。从天空中看去,时不时出现的尸体和航空炸弹炸出的大坑组成了一个指向东方的箭头,无数苏军士兵就沿着这个箭头在蹒跚前行。

部队行军穿过一片林子,一群德军士兵突然出现在了左边,双方均以行军阵型遭遇,两边都没有料到会遭遇敌人以至于场面静默了几秒,“德国人!”不知道哪个军官高喊了一声,瞬间红军部队开始展开,德军也紧跟着展开起来,双方一边射击一边布置阵型,一时间两边都倒下了好几名士兵。

雅科夫迅速从坦克上下来,找到一处地方架设好机枪,还没等他开火,右翼的一处地方就已经“哒哒哒”的射击起来,那边的机枪手更快的进入攻击状态,一瞬间打死了一大排正在移动的德军士兵。但德军那边的机枪也很快响了起来,还没找到隐蔽位置的苏军士兵纷纷倒地,剩下的干脆匍匐在地上,拿出武器对着德军射击。

费多托维奇的坦克部队调整好位置,开始用高爆弹对着德军开火,然而很快,德军那边也出现了四辆三号突击炮,于是双方装甲部队都换装穿甲弹开始互射,炮弹你来我往的不断穿梭在战场上。很显然费多托维奇的部队技高一筹,他安排两辆坦克抵挡在前面,另外三辆开始移动准备绕到对方侧面进行攻击。

右翼的机枪突然停了下来,这是雅科夫才发觉右边的火力很稀疏,德军只有区区300多人,而能投入战斗的苏军则至少有2000人,但在火力上却无法压制德军,显然很多人都没有开枪。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为了祖国,乌拉!”右翼成片的苏军都从隐蔽处站了起来

你现在所看的《二战异闻录》第八十一章遭遇战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二战异闻录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